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P2生:爬山虎。师:会想起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吗?(爬山虎的脚)记得作者吗?(板:叶圣陶)生:简绍叶圣陶。师:叶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他曾经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这其中就有一位叫肖复兴的作家。(板:肖复兴)P3简绍肖复兴,师:肖复兴,我国现代著名作家,1992年为了怀念叶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强调“片”与“绿”的写法。师:齐读课题。生:(读题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P4师:同学们,这一墙的爬山虎绿绿的,充满了生机,我们再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作家肖复兴在课文里都写什么了吗?现在学文,看读文要求,P5(学生自读课文。)师:课文中写了叶圣陶老先生的哪两件事啊?指名答。生:第一件是叶圣陶爷爷帮“我”修改文章。(板书:修改作文)生:第二件是叶圣陶老生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板书:邀请做客)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接下来小组合作,出示要求P6(四人一组,把你找到的和组员交流,一会派代表发言。)师: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我首先看到了什么?生:(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P7师:读得真准确。同学们,你能从“密密麻麻”和“到处”词中感受到什么?生:叶老学生修改的很认真。师:同学们,这“密密麻麻”什么样,你知道吗?生:把空格子都占满了。师:是啊,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满呢!让我们看一看叶老修改的作文。P8---P9----\P10-----\P11师:你们看,这可真是“密密麻麻”呀,几页纸上到处都是钩、圈、直线、曲线……密密麻麻呀!同学们,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P12谁愿意读。指名读。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眼前已经出现这“密密麻麻”的修改稿了。同学们,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又看到了什么呢?生:(读)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师:体会体会。我们平时说:一张——生:(齐)纸师:一幅——生:画师:这样用字就准确了。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好文章,只不过是选材精当一点儿,用词准确一点儿,话说得周密一点儿罢了。请你再仔细看看叶老先生的圈画,还看到了什么?生: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师:删改前和删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着读一读,体会体会,看有什么不一样?生:改后的句子把“包”字去掉,句子更加简洁明了。“书皮”换成“包书纸”就更加的确切了。师:删改后句子更规范。同学们,叶圣陶老先生给一个初中生这样认真仔细地修改作文,你都感受到什么了?生:我感受到了叶老的认真。(板:一丝不苟)。师:那作者是怎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呢?生:(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P13师:看到叶老这么为我修改作文,春风不仅吹到脸上,都吹到心里了,同学们,我们该怎么读呀?谁来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给“我”修改的这篇作文有1500多字,可叶老就
爬山虎教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