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天投递员心得体会“当一天投递员”活动心得体会岳俊丰 8月31日,已过处暑节气,但“秋老虎”仍炙烤着滨海大地。这一天,我跟随县城投递班投递员王高,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体验了一名绿衣使者的艰辛与付出。 8时,51岁的王高赶到班上,开始一天的投递准备。在班前会上,投递班长再三叮嘱:“这几天气温较高,局里为大家准备了矿泉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大家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好服务。” 8时30分,王高在投递班分拣作业现场,过数、套报、排报??他和同事们一起埋着头,聚精会神,灵活的双手不停地翻折报纸,发出“哗哗”的声响。9时10分,报纸和邮件分拣完毕,将30多公斤重的报刊、邮件及包裹整理好,搬上摩托车,准备开始“规定动作”,王高准备出早班了。临行前,投递班徐加林班长告诉我,王高是班上的服务明星,干投递已经10年多了,他负责的区域内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医院等20多个单位,道段内街道较多,跨区域范围广,投递难度较大。针对《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王高做到随到随投。 10时10分,王高来到滨海黄河入海道水资源管理处,将当日的党报党刊送到这里的客户手中。在这里工作的李先生对我说:“过去,我们看到的《滨海日报》等几乎都是‘隔日报’;这几年,邮政对作业流程进行了优化,老王又不辞辛劳及时投递,现在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当日的党报党刊,这给我们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听着这些,王高憨笑着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每到一个收发单位,早已熟稔的师傅们都和王高打着招呼,让他进屋擦擦汗、喝口水。“我家的投递员好,工作认真,奖金可要多发点。”夹杂着浓厚的滨海口音,虽为戏言,但双方关系可见一斑。门卫与几个居民打着趣,言语之间都是对投递员的溢美之词。交接完邮件后,王高又赶往下一处。一个小时过后,他已经投递了10多个单位的邮件,但余下的还得花上两个多小时。王高说:“今天报纸不算多,要是赶上多的时候,我得送两趟。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有很多投递员比我艰苦多了,只要订户满意就值了。” 13时15分,把最后一捆报纸送到客户手中后,王高拿出毛巾将额头上的汗水擦拭干净,准备回家吃饭。每天这个时候,也是他觉得最轻松的时刻。基层体验日心得体会 8月17日,响应市局开展关于深入基层体验基层员工工作活动要求,我来到了投递局,跟随第四段道投递员张仁莉体验了一天的投递员生活。早上六点五十五分来到投递局,大部分投递员已经前来上班。七点整进行了早班点到,全部人员到齐,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早班最早到的精品报刊是华西都市报,投递员开始分发报纸,大约十分钟,分发完毕,便开始整理分堆,到七点二十五分的时候,整理完毕,可以小憩一会儿,等待成邮来车的第二批精品报刊成都商报。期间,我与张仁莉简单交流了一些投递方面的问题。张姐三十来岁,从事投递工作已近三年,为人随和、热情,对于我所提的问题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七点五十分,成都商报到,便又开始了紧张的分报整理工作,每个投递员都分报都十分迅速,手脚麻利,分堆整齐,装车有序,整个投递室一幅紧张繁忙、热火朝天的景象。十分钟后,投递员就陆续出车投递了。八点整的时候,我与张姐也骑着满载报刊、杂志、信件的电动助力车出发了。张姐所负责的第四段道是长江东路以北,庐山路以东,玉泉路以南,东至东山的一大片区域,范围较宽,路程较长,特别是东山上的用户,坡度大,
当一天投递员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