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们:你们好!十分欢迎大家来玉皇山南的天龙古寺参观游览,我是景点的讲解员小王。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下玉皇山景区的大致情况。玉皇山位于西湖南面与钱塘江之间,山高239米(根据《西湖志》记载),总面积约78万平方米,古称玉柱峰,有万山之祖之称。玉皇山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荟萃,主要景点有林海小憩、慈云洞天、紫来寻胜、铁缸列宿等。玉皇山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时就有佛寺。五代吴越国王钱镠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的佛骨舍利而建佛寺,所以玉皇山又称玉皇山。提到佛寺,我们现在正在参观的就是位于玉皇山慈云岭西南面的千年古寺,同时也是一座吴越造像艺术的瑰宝——天龙寺。一千多年前的吴越国定都在杭州,其统治者也是佛教的虔诚信徒,佛教是当时杭州城百姓的主要宗教信仰;统治者在杭州城内大兴土木,营造佛寺,弘扬佛教,宣传佛法。(五代时期,北方时局混乱,政权交替频繁,吴越国的三代五王在杭州实行了一系列保境安民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增强了实力;同时也为日后南宋定都杭州以及后来的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除了我们现在看的天龙寺之外,还有同时位于玉皇山的慈云岭造像、石龙洞造像和位于南高峰的烟霞洞造像等,都是吴越时期的精美的佛教造像;天龙寺、慈云岭和烟霞洞造像三者合称西湖南山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竹林】:各位领导,我们现在就位于天龙古寺的后山门了。放眼看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根根竹干像晶莹剔透的碧玉,竹子的颜色苍翠葱茏;修长的竹枝甩着长长的水袖,雨过天晴之后,抖落下一身的翡翠;竹叶像一只只欢快的蝴蝶,在空中跳起轻盈的舞蹈。不知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整个竹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润润的,甜甜的,如品一茗香茶,清香不绝如缕。而我们的竹林又在古寺的山门边,不觉得让人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后门的匾额楹联】:匾额为“吟哦不尽”,是由浙江省著名书法家、浙江书协顾问鲍贤伦书写。【防空洞——无名泉】:大家请随我进入院门。进入之后,只觉得有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让人神经气爽。这是因为,正对我们的是一个杭州市人民政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依据自然山体挖掘的防空洞。在防空洞边,是一个古泉眼。凑近看时,泉水清冽,清澈见底。这泓清泉,虽然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它一直在静静地流淌着;玉皇山中有名号的泉水如郭公泉等都已经干涸,无名泉仍然用它的涓涓细流滋润着这方神圣之土。【香亭】:现在我们来到了的是天龙寺的香亭。顾名思义,香亭这里是给菩萨进香、让善男信女烧香的地方。我们为了尊重佛教徒的宗教信仰,同时也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特别建造了这座香亭,让佛教徒可以集中在此上香祈福。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香亭旁有一个莲花座。这座仰莲座莲瓣饱满,做工精细,因为佛教中的菩萨和佛或坐或站于莲花上,所以叫做莲座。在佛教文化中,莲则是佛的象徵。相传,佛陀降诞前,先现出八种瑞祥之相,其中之一是池沼中突兀生长大如车盖的莲花。八瑞相过後,繁花盛开,四方万霞。后来佛陀从舌根生万道光明,每道光明都化作千叶金色莲花。可以这样说,莲花是佛教吉祥的象征,是佛教的一种吉祥物。接着,我们来到香亭前,香亭的中间是一个大香炉,供游客进香燃香之用。香亭的匾为“香通三味”,石刻联为“莲座庄严来护龙八部,慈云叆叇
玉皇山南讲解词天龙寺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