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思修报告.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报告一、选题意义、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小康作为衡量中国小康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在一个13亿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如果素质低,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因此,使同学们深刻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教育的优缺点,树立对中国教育方式正确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二、研究过程针对当前诸多对中国填鸭式教育不同的声音,许多人盲目的加入拥护、反对的行列的现象,我们小组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在全票通过的情况下,制定出了以剖析中国填鸭式教育方式优缺点为中心的课题研究。随后,为真实的了解同学们对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看法、态度,我小组经商议,决定以调查问卷方式为主,谈话方式为辅对同学的态度进行了解。经过多日的发收问卷,走访谈话,我小组为本次的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我小组经过对问卷的汇总和对谈话记录的分析,已初步了解了部分同学对中国填鸭式教育的态度。随后,我组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文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了有关专家对中国教育方式的分析和评价。在各种准备到位的情况下,我组开始着手制作PPT,为课上讲解做准备。三、报告正文中国大陆教育是格式化教育对应试教育的诟病由来已久,甚至前两年有人大委员厉声痛斥应试教育让孩子走上犯罪道路。近来接踵而至的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新闻,把基础教育阶段就已被批判得热火朝天却又异常顽固的应试教育,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应试教育,从我们对它进行批判之日起,它已经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席卷大学校园。套用王朔的话“臭鸡蛋还用吃吗?臭鸡蛋闻一下就知道是臭的了,根本就用不着品其味”,大学以前,教育天天围绕着高考,一切为了高考,由此可以想象我们的大学教育是怎样一副模样。大学的过分自由让刚刚走出圈养的大学新生们过度放纵,失去了方向。而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又严脱离社会,一切学习都冲着毕业证和学位证,更无从谈起生命教育。当危机来临时,他们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无力面对,导致悲剧的发生。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小孩要乖”。乖,意味着对现有秩序和知识体系的默认,对任何具有反叛可能的思想的抛弃,把本来具有无限可能的头脑格式化,统一成一种人,一种应付考试以期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人。这种应付贯穿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几个阶段,呈现抛物线的发展态势,在幼儿园的时候学习比较放松,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达到顶峰,进了大学又彻底松懈下来。西方国家的教育跟我们很大的区别就是——大学教育宽进严出。在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几乎可以为所欲为的中学后,需要你调动自己的整个知识框架和创新思维,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得到一纸文凭。所以,西方国家的大学毕业典礼,是极其隆重和荣耀的,在很多电影镜头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举家出动庆祝孩子毕业典礼的场景。而我们的大学,平时教室空空,到了期末人满为患,临考了复印笔记、背笔记,就能轻松过关。我们没有隆重的毕业典礼,学校发毕业证就像发作业本,大学毕业生显得廉价而仓促。拿着廉价的大学毕业证书,也意味着我们被成功地格式化,输送到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却因十几年来的应试思维,让我们在招聘单位面前手足无措。因而,近来关于名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不让学习英语的时间,做一些技术的问题呢?有些人就适合做车钳铣刨磨;有些人就是喜欢大自然的花鸟鱼虫,有些人就是希望搞个农场庄园,为什么样将千人一面呢?不是千人,是万人,一亿个人,都搞成一个脸面——那种微笑着,双手放在小腹上的看似很美的机器人。答题正确与否,作为能力判断的唯一尺度,是应试教育的核心问题,它消解了创新思维生长的可能性,成为人才培养的最大阻碍。全国统一考试尤为可怕,把上千万乃至上亿人,推入只有单一标准答案的荒谬世界,这不仅否决了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而且也断送他们在就学、就业和事业发展的生存空间。全民化的应试制度,是后集权教育思维的标记。考试成为政治修辞的技巧训练。许多教科书概念错误,漏洞百出,充满各种谎言,却被奉为学术圭臬,成为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强行灌输给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知识体系围殴下,科学、民主和创新等人本主义价值,遭到了难以修复的重创。应试教育仇视反叛,乐于培养思想的奴隶。儿童为此丧失童真和原创力,成人则失却了探求真理的动力。反叛、挑战、怀疑和否定,是创新机制形成的精神基础,而一个无法容忍、欣赏和接纳这种精神的文化氛围,又有什么创新可言?我们已经发现,“中国制造”的环球产业危机,跟应试教育有着直接的逻辑关联。一味抄袭、模仿和拼贴,就是中国工业产品无法超越廉价怪圈的主因。中国社会正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应试教育制造出的“人才产品”,露出了更为刺眼的时代特色,那就是“应试型人格”的出现。这种人格擅长模仿、抄袭和剽窃,以作弊和应付的方式完成工作

思修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455 KB
  • 时间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