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湘潭县一中XX届高三历史一轮小题训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XX·长沙月考)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进行教育改革 ,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 A.“兼爱”、“非攻”的主张 .“民贵君轻” 3.(XX·江西八校联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民众视为国家之根本的极富人民性的政治学说。以下属于早期儒家学派民本思想观点的是() 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④“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⑤“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而不在一姓之兴亡” A.①②③ C.②③⑤B.②③④D.③④⑤ “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享尽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如空气般被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 “仁政”学说 5.(XX·德州高三校际联考)“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道家 、、、道家 6.(XX·日照高三统考)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①②③④ C.②③B.①③D.②③④ 8.(XX·黑龙江模拟)《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9.(XX·德州联考)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不求科学之真 10.(XX·广东百校高三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11.(XX·宝鸡高三质检)下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B.“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C.“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正确的是() “民贵君轻”思想 “大一统”思想 、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XX·宿迁高三模拟)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

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1920809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