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文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本单元以感悟自然,陶冶性灵为主题。《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中朱自清先生运用娴熟细腻的描写,悉心遣词布字,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阅之动容,为之陶醉,心随文动。《荷塘月色》这篇文学作品既承担落实写景状物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高一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所以,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掌握写景状物及其语言特点,并能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美情,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就成为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另外,在整个高中阶段,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而这一文本也站在了初高中衔接的承上启下的位置上。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朱自清的文章,对其写法有一定的了解。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高一学生在认识问题上还不够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拟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欣赏录音,让学生在品读、欣赏文章的过程中体味、感知美,并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的内容可设计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导入,介绍,词语积累,启发质疑。第二课时为阅读的深化,拓展,探究解决问题,总结评价。      同时,本课设计也注重教师在新课程中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从而完成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探究行文线索、文章结构的安排 。   、听录音感受文章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探究文本语言特色 。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叠字、通感等修辞手法,体会美妙动词的运用。【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语言特点,学习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    、默读、听录音,读文入境。    、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思考讨论,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朱自清的什么文章?(背影)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里写的是谁?(父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还记得吗?(请同学来描述一下)(师做点评和补充)同学们说一下朱自清的品格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来谈)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作者   (现由学生介绍他的生平,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补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繁荣景象,朱自清就是其中一个。他以优美的文字、清丽隽永的风格而闻名,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他更以善于描写,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现代白话散文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传统陋习。《荷塘月色》是他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散文。代表作有《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等。            本文写于1927年7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