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惠州镇三年困难时期回顾.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惠州镇三年困难时期回顾
◎邹金城
1958年下半年,伟大领袖毛泽东一声号令,全国人民都投身到“赶超英美”运动中,三年超英,七年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运动,从1958年起,虚报产量,“浮夸风”越刮越猛。受“浮夸风”影响,粮食产量被严重估高,直到1959年“浮夸风”被揭露才清醒过来。由于“大跃进”运动,导致了三年困难时期。
1958年9月,惠州镇成立红专人民公社和上游人民公社,宣布实现人民公社化。全民掀起大炼钢铁热潮,大搞“小土群”,号召“全党全民动员,为钢铁而战,为实现工业化与机械化而战”。当时报刊报道,全国6亿人口,投入大炼钢铁劳动力超过1亿。而惠州人民公社号称万人上阵,并组织小商贩、居民和部分工人700人,由干部5人带队,组织木船33艘、汽车4辆,到河源县灯塔、回龙、锡场和牯岭一带收购和上山砍柴烧炭,共运回木炭2500多担(每担100斤)、木柴3万多担,支援大炼钢铁运动。时值秋收,劳动力不够用,命令开夜工。社员被“小高炉”炼铁运动搞得精疲力竭,无人收割粮食,结果很多稻禾、蕃薯烂在地里。当时流传一首民谣:“日夜小高炉,山上树砍完,田里稻烂完,家里锅砸完”。惠州镇数万人在大浮夸“共产风”里度过了1958年。惠州人民公社成立后,宣布“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以队为单位大办公共食堂,食堂所有用具除一部分新添,其余到社员家里拿。每户的灶头都被扒掉,拆下砖石给食堂垒灶,米甏、水缸都集中到食堂。取消按劳分配,取消集市贸易,社员不准养猪,收回自留地。实行“六不要”——三餐干饭不要钱、理发不要钱、孩子读书不要钱、妇女分娩进产院不要钱、社员到缝纫组补破衣服不要钱、老人死亡棺材不要钱。
在“大跃进”的“浮夸风”凯歌声里,国民经济严重失调,进入了三年经济生活困难时期。粮食和生活日用品供应紧张,因饥荒出现了严重营养不良水肿病、妇女子宫下垂和闭经等疾病,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组织大批医务人员下乡镇开展查治。惠州镇药材加工厂加工出代乳粉880斤、营养粉660斤,以供应部分缺乳婴儿和治疗水肿病人。
1959~1961年,全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惠州也是这样。1959年6月11日到15日,东江中游和西枝江流域连续降暴雨和特大暴雨,惠阳出现百年末遇的特大洪灾。东江水位高达
,全城被浸三天。那时,笔者住桥东区新建路59号。洪水浸街后,家人已先撤离,留下我看管房屋。洪水越来越大,当洪水上涨至接近二层木楼瓦面时,我就锯断屋顶桁角,爬上屋顶。抢救船在黄绪来同志带领下,把我安置到府城中山公园。惠阳八大堤围,除潼湖和平潭堤围未缺堤外,其余堤围均被洪水冲毁,决口21处,长达2800米。县城、府城全面受淹,仅剩县城桥东东坡亭的广东省惠阳卫生学校、府城的中山公园和惠阳地委大院(即原惠阳县委、县府大院)等三个高地未受淹,其余顿成泽国。惠阳14公社(场)受灾,有300个村庄淹浸,,,,死亡23人,伤17人。
洪水期间,驻惠州镇中国人民解放军6840部队政治委员陈德、军长胡继承,中共佛山地委 1958年11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共惠阳地委、惠阳专员公署。惠阳地区划归广州专区,后归佛山专区。
书记骆助,佛山专署副专员杨佐生等亲临指挥抗洪工作,驻惠解放军、公安武警部队共出动6300多人参加抗洪抢险。

惠州镇三年困难时期回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y_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