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政救助工作总结 XX年民政工作总结 XX年民政工作在镇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民政局正确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先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①城镇低保工作以加强动态管理和省低保评议年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等工作环节和程序。强化家庭收入核算,倡导诚信救助,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标准有升有降。同时,对因天灾人祸等而新产生的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184户,407人,月发保障金82219元。②农村低保工作按照区低保中心的安排布署,今年我镇确保对象定位准确,不出偏差,我们严把“三道关”,一是实行“阳光操作”,把好群众监督关,加大公示力度,增加透明度,严格做到镇政府、村委会二级审核,三榜公示。二是做到“三个不上报”,把好审核上报关,即申报内容不清楚的不上报,群众有异议没有调查清楚的不上报,手续不齐全的不上报。三是实施分类管理,把好进出关。对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根据其困难程度适当提高救助类别额度,目前全镇已核定一类对象634户,912人,二类对象477户,927人,三类对象318户,672人,对原已享受的对象,家庭特别困难的类别进行了调整,已调整124户,135人,对收入增加有了稳定收入的家庭及时取消低保待遇,已取消85户,163人。同时根据区德统一安排,将1、2级重点伤残对象222人全部纳入低保。其中城镇10人,农村212人,月救助金额27800元。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我镇现有五保户313人,其中集中供养81人,分散供养232人,为了改养和提高五保老人的供养水平及生活质量,我们一是及时将五保生活费发放到五保手中。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将黄集镇福利院纳入省改造项目。现已完成图纸设计,争取在年内动工。三是开展五保对象的普查。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中的条件,按照有关程序重新核定五保供养对象,对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例规定的对象坚决予以取消,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例规定的对象,没有享受五保待遇的做好申报审批工作,通过排查,新增五保对象6人,取消了4人享受五保的待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我们根据上级出台的有关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改进救助方式,医中与医后救助相结合,大病住院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重点救助城乡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和优抚对象,使我镇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了保障,今年已救助177人次,救助资金近10元,有效地缓解了城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今年共上报临时救济近200户次,救助资金20多万元。救灾救济扎实有效。今年我镇持续干旱,大量农作物受灾,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一定损失,面对灾情,我们一方面认真核实灾情, 及时汇报,一方面组织广大群众生产自救,生活互助。今年已发放救助款万元,救助困难户750户。同时围绕镇委、政府中心工作对困难群众进行积极救助,为黄集镇的和谐、稳定作了一定的努力。共救助因生活困难等原因上访人员16人次,救助金额近万元,其中救助刑事案件受害人3人,4400元。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认真落实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未成年人、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劝返和护送工作。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扶持张xx等9户住危房的农村困难群众兴建住房,发放危房资金万元。二、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加强村民自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村民委员会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相关制度,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研究解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城镇社区建设。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进一步营造和谐社区创建氛围。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三、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全面维护社会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xx镇共有各类优抚对象565人,其中伤残军人24人;在乡老复员军人28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52人;两参人员42人;三属12人;60岁以上退伍军人407人;这些人员的补助全部由民政局发放。积极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为20人上报了优抚对
村民政救助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