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反对修建铁路的是 XX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XX年海南单招历史模拟试题: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B、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出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收回利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3: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是() A、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卢作孚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C、鸦片战争后怡和公司成立 D、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兴起 4:到XX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5: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聊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成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6:1906年,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XX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7: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材料一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材料二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4)针对包兰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问题,分析保障铁路畅通的主要措施。 8:武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口直接对外贸易额与位次材料二张之洞极力主张兴修芦汉铁路,他指出:“语其便利,约有数事:内处腹地, 不近海口,无引敌之虑,……干路袤远,厂盛站多,经路生理既繁,纬路枝流必旺,执鞭之徒,列肆之贾,生计甚宽,舍旧谋新,决无失所,……近畿有事,三楚旧部,两淮精兵,电檄一传,不崇朝而云集,都下或内地偶有土寇窃发,发兵征讨,旬日立可荡平,征兵之道,莫此为便,……海上用兵,首臣梗漕,东南漕米百余万石,由镇江轮船溯江而上,三日而抵汉口,又二日而达京城,由芦沟桥运赴京仓,道里与通州相等,……”——《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材料三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惟一之港。——孙口山《建国方略》材料四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铁路交通领域建设取得很大成就。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1906年,芦汉铁路通车。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述张之洞、孙中山认为在武汉地区兴修铁路的好处有哪些? 依据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武汉最重要的铁路建设成就是建成通车。年份进出口额占全国 1867 9: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材料一如图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二如图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4分) (2)在材料一中
根据材料,反对修建铁路的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