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新加坡的景色吧~!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加坡的地理吧: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0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气候温暖而潮湿,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在 23和 31摄氏度之间,温差很小,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
人口: (1999年6月),%;%;%,其余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
新加坡地理环境的优越性在于:
从交通位置看: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
从经济位置看:地处东南亚中心,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处在东方的“十字路口”)
但新加坡地理环境对新加坡工业发展有着不利的因素: 领土面积狭小、分散,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短缺,市场狭小。
一、从荒芜之地到工业中心,其开发模式一直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模仿的对象。
二、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此阶段的入区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加坡就业问题,改变其工业落后的面貌。
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年):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高增长型的企业设计和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设施和厂房,包括将南部的岛屿开发区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以容纳科技开发型企业。
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1990年以来) :为了提高集约化利用园区的土地,JTC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融合到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发展之中。
新加坡工业发展历程
新加坡工业发展
对于新加坡工业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是影响新加坡选择工业部门的重要因素。
除了地理环境的优势外,以下3点也是促进新加坡工业发展的因素:
处于西亚石油原产地和东亚石油消费区之间的有利位置和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政策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本国的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新加坡因自然资源贫乏,农产品不能自给,本地只生产少量蔬菜、花卉、鸡蛋,水产品和乳制品等,加上城市化发展后耕地不断减少,因此非常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

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有:
(1)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这是新加坡重点的都市农业模式。
(2)农业生物科技园。占地10公顷,拥有现代化先进设备,进行新农业技术(如动植物基因研究、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发工作。
新加坡农业发展
新加坡政府确定的“产业21计划”目标,是要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富有活力与稳定的知识性产业枢纽。策略是确保新加坡在21世纪的制造业、制造服务业与贸易性服务业等产业仍占有优势地位。发展蓝图是以知识为主导的制造业及贸易性服务业将占GDP的25%和15%。.
新加坡政府投巨资欲将生命科学发展为制造业第四根支柱(前三个是电子、化学和工程业)。
新加坡产业21计划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