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战乱的政治地理分析王国梁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政治军事地理专题一、利比亚基本国情1、地处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与欧洲隔海相望。西邻直布罗陀海峡,东邻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沙漠广布,地广人稀面积:176万平方公里人口:650万(临汾430万)人口密度:<4人/K㎡沙漠面积:占90%以上。官方语言:阿拉伯语主要民族:阿拉伯人(部族140余个)宗教:伊斯兰教首都:的黎波里(200万人)国名: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的黎波里200万人班加西100万人全国人口90%集中于沿海3、石油资源丰富,国民生活富裕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5亿桶(),居世界第9位和非洲第一位;,居世界第21位;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锡尔特盆地(Sirt),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利比亚总储量的80%,石油产量占利比亚总产量的90%。储量超过10亿桶的大型、特大型油田有12个。此外利比亚石油具有油质好、含硫量低、开采成本低的特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对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所作的评估,,。利比亚出口收入的95%、财政收入的85%和GDP的70%仰仗石油收入,仅石油出口每年就可进账500亿美元。每年的石油收入中先拿出1/2分给百姓,然后再做国家预算。人均GDP为18000美元左右,非洲首富国家。人民享受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和免费住房。二、卡扎菲其人出身牧民家庭,少时家境贫寒(1942年9月)。长相英俊,思维敏捷,性格怪戾,胆大心细。抱负远大,中学时期便组织团体,投身“革命”,被利比亚教育部长宣布“永久开除学籍”。报考军校,弃笔从戎,不久便崭露头角。赴英学习深造,受“赌场事件”刺激,立志推翻国王。发动政变推翻国王,27岁执掌政权1969年9月1日,卡扎菲趁国王出国度假之机,组织“自由军官组织”12名军官发动政变,执掌政权,时年27岁。反对新老霸权主义,谋求国家的真正独立。没收外国资产,驱逐美军基地。推动阿拉伯世界统一,触怒西方国家。发动“绿色文化革命”,倡导“世界第三主义”。反对豪华奢侈,生活艰苦朴素,住帐篷,不近烟酒色。刺客变夫人,组建女子保镖队。修建沙漠运河,打造“世界第八奇迹”知识渊博,擅长演讲,口若悬河,言辞犀利,特立独行
利比亚冲突的政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