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doc:..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f雷孝章王金锡彭沛好陈国先唐云锦雷孝章王金锡彭沛好(四川省林业科学研宂院成都610081)陈国先唐云锦(四川工业学院管理系成都611174)提要通过分析研宂世界各国的森林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软系统方法(SSM)、综合集成法(SI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SE)的知识,针对森林系统及艿效益评价系统均为软系统,形成f软系统综合集成法(SSMI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软件支搾,利用专家知识库和实测数据库,建立了生态林业工程评价指fe;•体系。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软系统综合集成法(SSMII),而环境十分脆弱的情况下,防护林体系对环境的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已广泛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且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均在探索以其指导林业生产活动。对于森林可持续发展应明确其0标,并提出衡量它的标准与指标,以及度量、测定各项指标的方法,然后才能对森林类型,森林类型组合后对一个森林集水区、一个林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森林经营现状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作出恰当的评估,继而冰能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手段,取得林业经济政策、法规和社会经济、科学研宄等方面的支持。然而,评价森林,尤其是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在我国乃至世界均属一项探索工作,为此就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政府官员、林学、生态、环境等专家和公众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研宄采取“共同建构”方法。目前,世界上正处于森林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标的研制高潮,而对其实验性实施只处于试点阶段。1国内外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的研制进展1d自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对森林持续利用的标准与指标体系已展开了国际性广泛的研讨和协调行动,一些国家制定了国家级标准与指标,少数国家开展了示范区的实验性研究。H前世界上主要的森林经营指标与标准有:①蒙特利尔行动纲要(温带与北方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提出了63个指标;②亚马逊行动(AmaironiaProcess),分3个方面,即的23个指标,为全球服务水平的7个指标;③赫尔辛基行动,提出了28个指标;④W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指标,分两方面,即的指标23个。另外还有森林政府间工作组(IWCF)、印度一英联邦活动、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森林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委员会(WSFSD)、国际林业研宄屮心(CIFOR)在1994年12月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对话,有世界各国50余名代表参加,发表了相应文件,还组织了在加拿大、印尼、巴丙和非洲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实施示范。到目前为止,国内对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研究才起步。仅对森林综合效益定量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且尚不系统,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技术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屮国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等分单项提出了部分评价指标。2评价指标的筛选森林系统及其评价指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系统,森林利用的目的是保障森林综合效益的永续和扩人,要使环境资源得到持续稳定发展,不仅要求林业产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还要为整个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时,既要能体现森林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还耍体现其对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的保护、增益和调节功能,同时为政府确定整个林业产业在岡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与宏观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准确数据信息,因此评价指标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1)系统性评价指标和标准不仅要反映森林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还要反映对区域功能的促进,即森林系统与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2)独立性各评价指标和相应标准应相互独立。(3)可比性指评价指标和标准应冇明确的内涵和可度量性。(4)真实性指评价指标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物征。(5)实用性指评价指标应操作简便,评价方法易于掌握。,课题组认真分析了软系统方法(SSM)、综合集成法(S1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SE)的知识,结合森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宄发现:①SSM法是一个己感知的期待改善问题的开始,未包括问题的发现与形成这一前期阶段。且SSM目标在于探索与改进问题,其变革现实部分比较笼统。②SIM法也如此,但它难于掌握解决问题的“度”,其研究结论通常缺乏量的规定与可操作性;但它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对策或行动方案,使SSM
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