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张浩雷指导老师:朱美玲摘要: 随着生态林工程的不断展开,为了保证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评价其各方面的效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日趋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前人的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己的看法建立了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生态林指标体系效益评价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给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生态林体系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越来越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并且积极努力的探索。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林系统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投入的资金数目大,产生的收益亦是十分巨大且回收期较长。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一般民众都很关心效益问题,因此对生态林的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建立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1 生态林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外方面的研究 20世纪 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在开展森林的效益观测和调查,并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前苏联 20世纪 50年代末,曾提出以森林的公益效能的作用程度与自然形成的公益效能最大作用程度之比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 20世纪 60 年代, -son 提出了关于城郊森林游憩价值的评价方法。日本林业厅 20世纪 70年代,通过森林的公益效能计量调查,对全国森林进行了公益效能的计量和评价,这次评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此外,德国、法国、印度、南非等国都在森林资源效益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始于 20世纪 50年代,而对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评估则是在 20世纪 8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目前对生态效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林业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的重视,很多国家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Dail y 主编的《生态功益: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一书为标志,一个研究生态效益的热潮又在西方兴起。国外生态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两个学派, 以Costanzia 等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派认为生态功能价值可以计算总价值,并且提出恰当的计量方法为:市场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而以 Pearce 等人为代表的环境经济学派认为生态功能价值难以计算总价值,并且认为恰当的计量方法为:支付意愿(WTP) 。 国内方面的研究 20世纪 6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在东北、四川等地开展了生态系统的定位计量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计量参数资料。而国内对森林生态效益系统地研究,见于 1990 年中国林学会召开的森林综合效益计量评价学术讨论会。这一时期,很多林业经济工作者和生态学者的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大量涌现。孔繁文等(1993) 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森林资源核算问题,大体形成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的整体框架;侯元兆等(1995) 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 3种生态价值:即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等的经济价值, 并首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