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关于完善中小企业激励机制问题的探讨李振杰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福建厦门361012【摘要】目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缺陷,严重制约着企业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主要就完善中小企业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关键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完善对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创造性的、富于变化的、不可预测的工作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工作形式,对员工的管理能力则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一个载体——企业员工——来实现。如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是现代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一、目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一)认识片面,重视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目前我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仍然采取泰罗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缺乏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只是局限于单纯地、简单地通过物质利益的满足对员工进行激励,忽视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这是其激励机制的一大缺陷。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即使物质利益的激励,也由于企业主的失信而难以实现,企业主故意克扣员工应得的工资,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二)制度缺失,对员工激励的随意性或非制度性。在一些中小企业中根本就没有制定明确的企业管理奖惩制度,管理者凭个人的好恶和伦理道德随意地对员工进行奖惩,经常是奖得轻而罚得重,承诺多而兑现少,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在有些企业中,虽有奖惩制度,但由于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在同一制度面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人为因素很重,非家族成员时常有一种“外人”的感觉。由此便产生了许多令创业者感到棘手的员工“跳槽”、带走客户、盗窃财物、破坏设备、向竞争对手泄露或出卖企业商业秘密以及创业伙伴另立门户等短期、恶性竞争行为。在中小企业中,员工普遍存在有“打短工”思想,他们对企业缺乏归属感。(三)措施单一,激励政策不能调动各个群体的积极性。许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某高新技术企业将全体员工“一视同仁”,对科技人员和工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奖金加表扬。科研人员得不到实质的尊重和地位,积极性受到打击。有一位热心钻研的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取得了一项科技成果,也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物质奖励,但是对于这项成果的市场推广,领导并不放在心上。这位科研人员不久就离开了该单位。因为他需要的并不只是奖金和表扬,他追求的是事业的成就感。这个案例说明,对于不同的个体应当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四)忽视文化软环境的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决策、管理实行的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家长式管理模式,一些中小企业家——创业者,一言九鼎,我行我素,对员工的合理建议置若罔闻,使企业内部氛围紧张,人心涣散;企业软环境建设滞后。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基本对策(一)在激励机制上,要建立健全公平的激励制度。一是激励制度要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广大员工所认可的激励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长期贯彻执行;二是要和员工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进而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
关于完善中小企业激励机制问题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