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润滑油知识.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润滑油知识20063润滑油的润滑理论简介   润滑油的组成 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II类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III类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V类则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类别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类别IV:聚a-烯烃(PAO)合成油;类别V: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III类基础油性能及其应用III类基础油都是采用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和加氢精制等多道工序,具有以下性能:润滑油一般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油一般是从石油产品中得到的,约占基础油的90%,而添加剂则是强化基础油的各种性能,约占10%。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种。矿物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炼制较简单,能满足大多数发动机的性能需求合成油:来自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散发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液,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对热稳定性,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好。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精炼加工的方法获得的,其工艺复杂,炼制成本高昂,拥有矿物油不可比拟的优势。添加剂添加剂是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润滑油的基本性能(1) 粘度    粘度是润滑油的粘稠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适合的粘度是磨擦表面建立油膜的首要条件,粘度大,则流动性差,起动瞬间更易磨损,粘度低则润滑不足,发动机运转后,也会造成磨损。一般来讲新车和新大修的车应使用粘度较低的机油,特别是刚大修的车辆磨合期内一定不要使用粘度过高的机油,因为这时的发动机各部分配合间隙很小,粘度高的机油流动性又不好,这样就会导致发动机散热及润滑不良,使润滑油老化加快,发动机磨损加剧。环境温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温来决定机油的粘度。一般来说冬季应选用复式粘度的机油保证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夏季主要是考虑机油的粘度保持,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粘度太低的机油不能保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使发动机得不到润滑。具体各粘度适用温度:  气候地区粘度等级极限气温范围最佳使用温度范围严寒极地,东北,西北0W5W5W/30 -55~-10-30~-25  -30~+30 -50~-10 -25~ --20-25~30   寒冷华北,中西部及黄河以北地区10W10W/3015W-25~-20  -25~+30  -20~-15  -20~-15  -20~25-15~-10  寒温黄河以南及长江以北15W/3015W/4020W-20~+30  -20~+40  -15~+5 -15~25  -15~35  -10~-5  温湿热长江以南30400~+30  5~+455~30  10~40  (2)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3)闪点    闪点:指火源接触油蒸气发生闪火时最低温度。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

润滑油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186 KB
  • 时间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