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论家庭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关系
2005年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
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全面成长。作为教师,我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可以尊敬师长爱护同学,而在家或者在社会上就不知道尊老爱幼呢?
我们新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在孩子培养上所下的功夫也可谓史无前例。然而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少认识和行为上的偏颇。许多家长一谈到培养孩子成才,就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就认为只要盯住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了
。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人上人,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成长是全方面的。现在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全面发展,而许多家长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家长都把学习成绩放在了第一位,只要孩子成绩好了,那就是成功了,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现在的孩子知识面都很广,智商都很高,但是他们的情商都很一般。我就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有一次我下班的时候赶公交车,等车的有老年人、抱孩子的人,还有一伙五年级的学生和家长也坐车。等到公交车来了之后,学生倒还没怎么挤,有一个家长就推着自己的孩子上车,一边上一边说:“快抢个座位,晚了就得站着了!”上车之后抢着座的学生有说有笑,他们的旁边就站着老人孩子。而且哪个家长还洋洋自得:“要不是我推你上来你能有座吗?以后就得使劲挤!”我在一边听得目瞪口呆,这就是整天喊着会教育孩子的人吗!?这样的家长能教出成功的孩子吗?平时在学校我们老师都是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现在家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轻易的抵消了老师在学校几天甚至几年的苦口婆心。家长的潜意识里干什么都不能吃亏的思想实际上就把孩子本来具有的美好品质导入了一个错误的轨道!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老师要经常性的和家长进行交流,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能把孩
家庭教育论文5303689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