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地狱》——但丁
讨论课题四:在《神曲》中对有罪过的人的惩罚及其本质是什么?
讨论人员:******
PPT制作:*****
1、《地狱》梗概
2、“地狱”结构
3、刑罚本质
《地狱》梗概
《地狱》共由33首歌组成,但丁以自传的形式描述了他在1300年复活节前的那个星期五凌晨发生的故事。他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他正要登山,却被三只野兽(豹狮狼:象征淫欲、强暴、贪婪)拦住了去路,危急时刻维吉尔受但丁青年所爱慕的恋人之托搭救但丁,并担任其向导带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第一部分:狄斯城外分五层
异教徒
等待上帝审判
好色之徒
深谷爬行冰雹痛击
犯饕餮罪
陷在泥坑受风吹雨打
贪吝者和浪费者
互相厮打拼个不休
愤怒的灵魂
在污泥浊水中你撞我咬皮开肉绽
代表人物
第一圈
异教徒:荷马、赫克托尔、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亚里士多德把罪恶分成三类:放纵、凶残、恶意
第二圈
好色之徒:阿喀琉斯、帕里斯、海伦、狄多等
第三圈
犯饕餮之罪:恰科
第四圈
贪吝者与浪费者:教士、教皇等
第五圈
愤怒的灵魂:斯提克斯、
第二部分:狄斯城内分三层
罪孽深重的灵魂
邪教徒
烈火熊熊焚烧之苦
暴君
惯用暴力者
自杀和蔑视上帝者
上受风雨烧灼下受烫沙煎熬
十条恶沟
各种酷刑
第三部分:最后一层深井
冰湖
背叛者
弑亲者
琉西非冰冻在此
刑法本质
诗人对第一圈作了极特殊的处理,这里对这些异教徒没有任何的处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古典学术的崇拜,这已为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者研究古代学术的风气作了先导。
地狱的第二层至第五层。但丁把爱情故事的主角放在地狱是表现出他信奉基督教,以基督教的伦理和道德作为判断事物善恶的基本尺度。用他“晕倒在地”表现出他“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觉悟。诗人的晕倒是诗人主观的同情,是呼唤“人文精神”的呐喊,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批判.
将“食人”的乌哥利诺和他的敌人一起放入背叛国家的第九层地狱,是但丁政治观念的反映。但丁对饿塔的谴责,对比萨人的谴责反应出诗人的人文主义光辉。
地狱中有一座池城名叫“狄斯城”。将但丁心目中的伟人保护起来体现着但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观念。
《神曲》之《地狱》篇分析-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