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己和知音什么是知己?什么是知音?这两个词汇的份量到底有多重?它的含义有多深,历来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在很长时间里,我一直弄不清知己和知音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是近义词,还是完全不同的词汇。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知己,还是有知音。所以,一直没有认真思考过它们的真正含义。我刚参加工作时,那时只有十多岁,对生活的理解还是茫然的。那时的生活状况不象现在,周围有很多的娱乐场所,和很多可以打发时光的东东。那时,没有电脑,电视也没有普及。我和很多人一样,空闲时,和性格相投的人在一起,也就是谈谈文学,说说理想。现在想起来,那时,并没有多少书可以看,谈文学,也只是说点自己的爱好,而那时的所谓理想,也是很幼稚的。一天,大家聚在一起,正侃得兴起,有人提议去喝酒,这个提议很快得到响应。那时,没有象现在这样多的豪华酒楼,大家在一个小饭店里,炒上几个小菜,叫上一瓶白酒,就这样喝上了。大家都没有醉过的感受,开始时,谁都把自己看成是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慢慢地,有人感觉酒力不支,不能喝了。这时,喝得兴起者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干了,就是知己。这也许就是我对知己的最初认识。我知道,无论多小的酒杯,那千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从我第一次喝酒时,我就知道,我喝不下千杯,我没有那样大的酒量。所以,知己对我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东。后来,我从“金龟换酒”的成语中,知道了李白和贺知章交往的一段趣事。某天,李白去找朋友贺知章。很不巧,那几天贺先生银根紧缩,一时慌了手脚,酒仙驾到,岂能无钱买酒?情急之中,解下腰间的饰物----金龟。命书童典当了,换得几坛美酒回来。我从有关资料中知道,贺先生的那个金龟,不但好看好玩,且很值钱。这在当时社会里,是一种“官饰”,是拥有者当时的官衔和身份的象征。然而,为了让朋友李白一乐,不惜解下“官饰”去换取诗人虚无缥缈无用处的几句诗歌。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今天的语言来形容,可谓是知心朋友。两千年来相传的知音传说,是很多人知道的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的故事。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人能够象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韵了。后来,人们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当人生的轨迹延伸了大半以后,我有了自己的经历,我也阅人无数。我对知己和知音,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浏览过《列子。汤问》和《吕氏春
关于知己和知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