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学校: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姓名:何春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þ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 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诗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诗句的意思。
(3)、准备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故事性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3、图文视频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少年王勃》是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另一张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滕王阁序》这首诗的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了很多资源作参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知道了王勃的诗竟是这样的富有深意。是一首情、景、画高度融合的佳作。我想:只有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诗句,才能看到诗作后面那幅别致的画面,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层次领会这首诗文。学情分析: 小兴安岭对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很陌生。因此,在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理解课文内容,将视听和语言文字有机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小兴安岭美丽和富饶。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
4、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方法
《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可采用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精读课文,借助网络,抓住重点进行突破的方法教学。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骆宾王七岁就能作诗,司马光6岁砸缸救人,7、8岁的曹植写《七步诗》,这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少年才子王勃,他是“初唐四杰”之一。(板书:少年王勃)
2、简介王勃【百度百科】http://baike./view/
何春芹 《少年王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