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溶性膜包衣材料肠溶包衣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摘要肠溶包衣材料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应用广泛,常见的有:虫胶、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海藻胶、聚乙烯醇醋酸苯二甲酸酯、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等。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三元共聚物及一种新型包衣材料欧巴代在药物剂中展示了广阔的前景。由于药物的一些特殊性质和医疗上的需要,如有些药物遇胃酸易变质分解,对胃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恶心、呕吐;有些药物必须在肠道内作用与吸收;等等,促进了肠溶包衣材料的研制和发展应用。近几十年来,国内肠溶包衣材料的研制、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就其应用进展情况综述介绍如下: 1虫胶虫胶是最早应用的肠溶包衣材料。它是热带、亚热带一种昆虫的分泌物。由于其是天然产品,来源广,价格低,防酸性能可靠,包衣均匀,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如在生产中着衣较难控制,膜稍薄,在人工胃液中易出现起泡,胃液检查不合格;膜稍厚,在人工肠液中崩解缓慢。由于上述缺点,目前已基本停用。 2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本品属纤维素类,在水中和酸性液中不溶,在pH>6的缓冲液中溶解。用本品包衣,既能包得很厚也还不致排片。本品有两大缺点,一是用CAP包制的肠溶农层在贮藏期间容易受片心中药物酸碱性的影响,缓慢地改变其溶解速度;二是CAP层是网状结构的薄膜层,其孔隙可缓慢地渗透少量水分,使片心中崩解剂吸水后失去崩解作用,造成排片现象。此外,因CAP的价格较贵,在国内很少作为肠溶包衣材料,但国外仍在应用。 3褐藻胶褐藻胶是海带制碘工业的联产品,作为肠溶包衣材料的有效成分是褐藻酸钠。它具有以下优点:属于天然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无毒,不易燃、易爆,崩解效果好,pH≥5时产生膨胀,pH>6即崩解。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稳定性,因而在自然条件下贮藏不易产生破裂、变形或霉变。郑素娥等人应用褐藻胶于肠溶软胶丸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理化性质稳定、安全、低毒,肠溶效果好,肠溶质量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但国内未见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报道。 4聚乙烯醇醋酸苯二甲酸酯本品属于聚乙烯类。PVAP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成膜性能好、抗胃酸能力强、肠溶性可靠、包衣操作容易实施等优点。在十二指肠pH>5环境下离子化,使活性成分迅速释放,能较快发挥药效。 5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包衣材料,其肠溶性丙烯酸树脂有:Ⅰ号丙烯酸树脂乳胶液,Ⅱ号丙烯酸树脂,Ⅲ号丙烯酸树脂。应用广泛的为Ⅱ号、Ⅲ号。Ⅰ号树脂乳胶液的特点是低粘度,不用有机溶剂即可进行全薄膜包衣。Ⅱ号树脂外观较差,但与有机溶媒为溶剂的包衣相比,它具有高固体含量、低粘度的优点,可缩短包衣时间,不易发生药片粘连及粘锅,包衣均匀,衣层光滑。目前国内已应用Ⅱ号树脂乳胶液进行肠溶包衣。Ⅲ号树脂易成膜,光泽较好,但易粘连。实际应用的是Ⅱ号和Ⅲ号一定比例的混和物。丙烯酸树脂是一种优良的肠溶辅料,与CAP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干燥好、药物受湿热影响小、可减少大量辅料、成本低、质量好等优点。其缺点是包衣后存在膜农发粘的问题,国内产品尤为突出。 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 HPMCP是新型的性能优良的薄膜包衣材料,口服应用安全无毒。与CAP、丙烯酸树脂相比,HPMCP能在较低的条件下较快溶解,故制剂以它作辅料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HPMCP的分子没有不稳定的乙酰基,因此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据报道,在仓储条件下它可贮存1200天不变质。HPMCP本身具有可塑性,在成膜时可少用或不用增塑剂,从而减少增塑剂的加入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而CAP或丙烯酸树脂则需要增塑剂来改善膜的性能。目前国内已制备其假肢乳水性分散液和HPMCP游离膜。假胶乳的制备,避免了采取有机溶媒进行肠溶包衣的诸多缺点,如;价格高、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易燃、易爆等。而自制的HPMCP游离膜的体外溶解性能与日本样品HP-50/HP-55接近,优于国产肠溶丙烯酸树脂Ⅱ号、Ⅲ号。 7最新进展据郭圣荣等人报道:先用自由基溶液共聚法合成了三种不同羟基含量的pH敏感性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二元共聚物以及MMA、MAA与丙烯酸丁酯的三元共聚物,然后通过改变反应单体中的MAA的含量,可制备不同酸值的丙烯酸树脂。MMA,MAA和BA的三元共聚物本身具有可塑性,在用作包衣时可不再另加增塑剂,可以解决包衣中增塑剂种类和加入量对包衣制剂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问题。此三元共聚物是一种新型丙烯酸树脂肪溶包衣材料。另据报道,一种新型的包衣材料——欧巴代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欧巴代以水为溶剂,配制浓度为5%-8%,若以有机溶媒为溶剂,配制浓度为12%~15%。用量:肠溶型为片心重量的6%-10%。欧巴代具有用量少、配液简单、迅速均一、包衣时间短、设备利用率高、药品色泽重见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最完善、最可靠的高品质
肠溶性膜包衣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