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大楼
管线预埋方案
(消防、弱电专业工程)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3~3页
二、施工重点………………………………………………3~3页
三、准备工作………………………………………………3~4页
四、施工方案………………………………………………4~7页
五、质量管理措施…………………………………………7~9页
六、安全保证措施…………………………………………9~11页
七、编制依据………………………………………………11~11页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大楼
消防、弱电管线预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项目名称为“住院大楼”,建设用地呈长方形,地势平坦,周边市政设施配套完备,该建设用地南侧为原住院部,北侧为绿地相隔,建设条件良好,建筑设计等级为一级。;㎡,病床数为940床,建筑层数为地面十六层,地下一层,,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消防弱电线金属管绝大部分以暗敷为主,金属管线为套接钢管,规格涉及SC15~SC32,其中SC15、SC20居多,暗敷在地面、楼板、墙体和柱子上。
二、施工重点
暗配管必须保证一次性预埋成功,预埋时必须注意保证预埋管位置准确,无遗漏现象;另外预埋管必须做好封堵,防止水泥进入管内,造成管路不通,预埋管、盒报废。
三、准备工作:
本工程功能完善,设施齐备,大量的预埋件、预留孔洞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和建筑装饰的施工和质量,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预埋件、预留孔洞不漏设、不错设,位置、数量、尺寸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1)图纸会审: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对土建结构设计图与下道工序相关的设备安装、建筑装饰等图纸进行对照审核,对各类图纸中反映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作详细的会审研究,确定预留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大小、规格、数量、材质等是否相互吻合,编制预埋件、预留孔埋设计划。发现预埋件不吻合时,应及时向驻地监理及设计院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待得到设计院的变更设计或监理的正式批复书后,再将预埋件、预留孔洞单独绘制成图,责成专人负责技术指导、检查,并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分段对预埋件、预留孔洞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应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对板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应在土模或基础垫层、模板上用红油漆标出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或预留孔洞形状、大小。安装标高均应符合土建标高线,等土建标高确定之后,在进行安装施工。
3)加工控制:预留孔洞模型应按设计大小、形状进行加工制作。其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按设计规定的材质、大小、形状进行加工制作。并严格按测量放线位置正确安装,保证连接牢固,支撑稳固,不变形和不位移。孔洞的填料均采用塑料带包裹湿锯末,以便验收后便于清理。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配合校对,看管模具、埋件、以免移位,如有移位,及时改正。
4)检查验收:预留孔洞模型安装、预埋件安装完成后,由总工程师、质检、工序技术人员组织检查验收,重点检查预埋位置、数量、尺寸、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自检合格后,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办理签证手续,签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成品保护:验收过的预留孔洞、预留管道等成品,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有条件施工的及时施工,没有条件施工的应派专人看护。
四、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
暗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煨弯→测定盒箱位置→固定盒、箱→管路连接→地线跨接→成品保护
2、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1)施工准备
①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工艺、方法。
②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
暗敷线管必须一对线一根管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应作密封处理;电线管路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
(3) 预制加工:
预埋的钢管使用前先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不得有穿孔、裂缝、显著的凹凸不平及严重锈蚀情况,管内壁光滑无毛刺,管口刮光,焊接钢管除锈后内壁刷防锈漆。
①钢管煨弯:管径为20mm及以下时,用手板煨弯器。管径为25mm及其以上时,使用液压煨弯器。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且弯曲后无裂缝或显著的凹瘪现象。
②管子切断:用钢锯、割管器、砂轮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量好尺寸,放在钳口内卡牢固进行切割。切割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锉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
③管
电气预埋管专项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