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携妻公款旅游”事件舆情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3年7月1日~7月31日教育舆情热点事件分析
中国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携妻公款旅游”事件舆情分析
一、事件概述
7月15日,网友“凤凰牌蒸锅”发帖称,自己捡到的一个公文包中的航班信息及行程单显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曾带领5名下属,以及在对外经贸大学教书的妻子窦某赴阿根廷、巴西“考察”。该行程单显示,袁振国等人“考察”的时间为2011年12月3日至13日,在11天行程中,只有约10个小时用于公务考察,其他时间里则游览了两国、五地的众多知名景点,包括游览赌船。这一帖子立即引来了网友的热议。
图6 网曝部分行程单
面对舆论质疑,7月16日,袁振国做出了三点回应:一是网友曝光的行程单是旅行社曾经做过的方案,没有被采纳;二是教科院规定出国访问中,文化考察参观费用一律自费;三是妻子是英语教授,有自己的出访任务,同行目的是为节省中国教科院的英语翻译开支,且与教科院经费无关。这些回应,尤其是“携妻同行是为节省翻译开支”的说法,显然不能平复舆论,很多人都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展开调查。
7月17日,继网友曝出“教科院院长携妻‘公务出国游’行程单”后,有读者向新京报提供了两张2013年4月份的发票照片:9952元餐饮发票及3864元住宿发票。照片显示,两张发票上有手写“袁院长来成都住宿、招待”等字样,其中住宿发票上付款单位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于两张发票上的内容,袁振国短信回应称,对于餐费发票不知情,“我也没有在那个饭店吃过饭。”他表示,他们正在了解发票上“是谁写的字”。
7月30日下午4时,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院大会上,宣读了《教育部关于袁振国不再担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的通知》。通知说,经有关部门了解,袁振国违反公费出国(境)管理有关规定,教科院出差财务报销也存在不规范等问题,经7月29日上午教育部党组会议决定,接受本人申请,同意袁振国不再担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等相关职务,由教科院党委书记徐长发主持工作。这一消息发出后,再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图7 网友据袁振国辞职事件所做的漫画
二、全网关注度分析
自网友“凤凰牌蒸锅”在7月15日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携妻公款旅游”一事公布网络,截至7月31日,此事件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并出现了两次关注高峰。
从媒体关注度角度出发,以“袁振国”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进行搜索,得出的数据显示媒体关注度在16日爆发,而后关注度直线跃升,18日媒体关注热度达到第一个关注高峰,百度涉此事件新闻量达到1040条。这期间媒体内容重在报道“中国教科院长被曝携妻公款出游”“院长携妻公务出国游回应称‘节省翻译费’”“国考察只为省翻译费?”“袁振国携妻公款游续:9千元发票写‘招待院长’”等相关内容。19日至28日,媒体关注度逐渐降温,但又因袁振国辞职消息的公布,媒体关注度在29日又迅速攀升,31日达到第二个关注高峰。此段时间内,媒体重在报道“中国教科院院长袁振国辞职”“‘问题官员’不能把责任一起辞掉”“袁振国‘主动辞职’莫非是在‘舍X保X’?”等相关内容。事件并未因袁振国辞职而结束,相反媒体似乎对其辞职并不买账,同时开始质疑其辞职的“内幕”。
从用户(公众层面)关注度的视角看,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携妻公款旅游”事件曝光,网络公众层(

中国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携妻公款旅游”事件舆情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