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婚嫁丧葬礼俗中的方言俗语-汉语言文学连云港婚嫁丧葬礼俗中的方言俗语 摘要: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婚嫁丧葬礼俗极具地方特色,婚嫁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本文联系连云港当地历史文化背景,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婚嫁丧葬方言俗语进行研究,归纳两类词语反映的思想渊源和思想内涵,揭示连云港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关键词 :连云港婚嫁丧葬礼俗方言俗语方言俗语是地方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并在群众中流传的,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是活在人民群众中的历史文物。它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隐语等特殊词汇,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凝练出来口口相传的语言形式,充满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大多反映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场景。礼俗是一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出于生活的需要,以模式化的方式进行的民俗活动。中国形式多样的传统礼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起来的。传统礼俗的发展和演变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连云港婚嫁和丧葬礼俗可以更生动地反映连云港本地的风俗习惯、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婚嫁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婚嫁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特殊的过渡仪式,婚嫁礼俗在一个人整个人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极为重视这个人生礼仪。丧葬是古六礼中的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丧葬礼俗是与殡殓死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有关的种种仪式礼节。人们总希望亡故的亲属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特别重视治丧。伴随着婚嫁丧葬礼俗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生活的理解。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婚嫁丧葬礼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些不同,但都折射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老百姓非常重视婚嫁丧葬等传统礼俗,这些民间礼俗和特殊的礼俗词汇生动地表达了老百姓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睦关系的渴求与希望,深刻揭示了蕴含在礼俗中民间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地区婚嫁丧葬礼仪中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方言俗语进行研究,探讨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一、连云港婚嫁礼俗中的方言俗语江苏连云港行政区内的方言俗语包括属于江淮方言俗语,东北角的红巢片的海州话和属于北方官话的赣榆话。海州话的范围包括新浦市区、灌云县、灌南县北部、东海县北部,赣榆话的范围包括赣榆县和东海县北部。两种方言在语音、语调、词缀上有比较大的差别,但婚嫁丧葬礼俗中的方言俗语大多互通。?(一)门当户对在连云港地区,男婚女嫁特别注意“门当户对”,即“芭门对芭门,板门对板门,瓦屋对四檐青”。尤其是在过去,家世背景是否相配,是婚姻考虑的首要因素。在一些村落,甚至专门为因为苛求门当户对而嫁不出去的姑娘建立“老姑(娘)堂”,这些老姑娘的生活非常寂寞悲惨。(二)合婚在连云港地区,男孩到了订婚年龄,家长看中了谁家姑娘,首先聘请媒人打听女方生辰八字,以便按生肖属相和五行命相推算可否结婚,宿称“合婚”。传统的婚姻四大忌为:“白马犯青牛,辣鼠一旦休,蛇虎如刀绞,鸡犬泪交流”。传统的五行相克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一般只要不犯四大忌和五行不相克,即可上门提亲。(三)开庚过礼准备结婚前,娘家将女孩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由媒人传给男方,俗称“开生庚”。男方根据女方的生庚八字推算出婚期、
连云港婚嫁丧葬礼俗中方言俗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