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按:闲聊时,竟然不知大清王朝存在了多少年,也不知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王朝存在的时间超过了300年。记忆中除了“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名称之外,其他的所剩已真是不多。依稀记得《现代汉语词典》的最后有历朝历代年表,却发现已无处去寻曾经人手一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只有依靠鼠标和键盘,于茫茫网海中寻找只能被称作是“知识”的知识,给自己扫一次盲。如果你和我一样,那我们就同扫吧!     一、夏(前2070年~前1600年):建国者——启(夏启)。始祖:禹(大禹)。          1、本义:蝉。      2、释义:甲骨文夏字为蝉形,取此寓意蝉鸣夏。象征蜕变转生、污出高洁、居高鸣远、饮露清高。      故,夏国号来源于蝉的象征美义。      又,夏之本族图腾为蛇(原始龙图腾)。夏国号非取自图腾崇拜。      3、延伸义:      “西”:夏据中国今河南、山西一带,夏民族发源于西方。      “雅”:古之夏、雅同音,《秦风》诗篇称夏声,夏声即雅诗,故有雅文化之义,寓文化高下之分。      “大”: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为之歌秦,曰‘此之为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寓意,夏为泱泱大国。      “人”:古文中大字通人字,故由大而引申出人的意思。      二、商(前1600年~前1046年):建国者——汤(商汤、成汤)。始祖:契。      1、本义:凤(凰)。注:雄曰凤,雌曰凰,总称为凤。      2、释义:《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即燕子,商以玄鸟(由燕子神化凤凰)为图腾崇拜,由图腾崇拜进而族名,由族名进而国号。      故,商国号来源于图腾崇拜。      3、与殷的关系:殷,别号、他称。商为本号,殷、殷商、商殷是周人及后世对商的称呼。      三、周(前1046年~前256年)(注1):建国者——姬发(周武王)。始祖:弃(后稷)。      1、本义:田野种禾,也为田间种禾。      2、释义:周的始祖弃即后稷为农神,农业的发明者,稷便成为周人的图腾。又甲骨文“周”字写法为“田”形,周人重农,则表示田畴、种植的周遂成为族名,进而由族名上升为国名。      故,周国号来源于图腾崇拜。      3、延伸义:      “养口”:周从口,固有养口之义。按周从口,为金文写法,属后起义。        “救、赒給”:《诗·大雅·云汉》“靡人不周”,又《礼记·月令》“周天下”。赒即賙,周的繁体。        “周密、周遍、周匝”:如《说文解字》释周为密,《广雅·释诂》释周为遍,《小尔雅·广言》释周为匝。      4、注释:      注1:前256年,周郝王卒,视为周结束。《史记·周本纪》亦以此作结。前256~前221年,凡35年间,延续七国争雄,天下无共主,至前221年秦王政(始皇帝)灭六国,天下始归一统。          四、秦(前221年~前206年):建国者——嬴政(秦始皇)。      1、本义:禾名。      2、释义:禾,一种密植丛生的谷物,民间叫草谷(现西北地区尚有小量种植),用作牲畜饲料。是以秦人祖先非子(注1)为周王朝养马,借助于禾这种大量种植的草谷,取得空前成功,得以成为周王朝的附庸国,为标志立国之根本,秦遂成为国号。      故,秦国号来源于养马立国。      3、注释:     注1:秦人建国始于非子,有非子邑秦,创业立国之说。秦始皇所建立的秦,当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朝,已与非子之秦不可同日而语。      五、汉(西汉前206年~8年(注1),东汉25~220年):建国者——刘邦(汉高祖),刘秀(光武帝)。      1、本义:汉中。      2、释义:项羽封王,出于遏制刘邦的目的,违背盟约,封刘邦于偏僻的汉中(注2)。刘邦怒。后,萧何陈言:“‘天汉’,其称甚美”(《汉书·萧何传》),刘邦得以接受汉王称号。以此,汉遂成为其后刘邦开国之国号。      故,汉国号来源于汉王封号加汉字美义。      3、注释:        注1:此处按《中为9年。      注2:今陕西汉中市。      六、新(8年~23年)(注1):建国者——王莽。      1、本义:改旧、更新。      2、释义:西汉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董仲舒理论体系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在其中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注2)的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注3)的思潮,王莽(注4)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进而反映在其政权象征与标志的国号“新”上。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8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02-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