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让一些大城市在中国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不是省一级行政级别。设立计划单列市之初,并未对行政级别做明确解释。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出任这一行政区官员的品级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的设立是分批的,1983年2月,中央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了搞好这次试点,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作用,从1984年起,对重庆市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随后,武汉、沈阳、大连、广州、哈尔滨、西安等城市先后也实行了计划单列。1985年9月,国家体改委和国家计委在沈阳召开计划单列工作会议,会上形成了《关于继续落实和完善大城市计划单列工作的报告》。重庆成为全国首批计划单列市。[1] 到1993年共设立计划单列市1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6个。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通知,原先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济南两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包括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6个计划单列市,而这些城市统称副省级城市。 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不再是计划单列市。因此中国目前一共有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行政级别所谓的行政级别,是指城市的行政机构,也就是政府机关主要领导的级别,主要是指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的组成机构、工作部门等领导的行政级别。也就是说,计划单列市的市长的行政级别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机构的行政级别: 计划单列市市政府--副省级市辖区政府--副地级市辖县政府--正处级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副厅级市辖区政府的工作部门--正处级市辖县政府的工作部门--正科级市政府的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正处级市辖区政府的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正科级市辖县政府的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正股级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对照计划单列市序列国家标准序列正市级副省级副市级正厅级正局级副厅级副局级正处级正处级正处级副处级副处级正科级正科级副科级副科级科员级科员级办事员级办事员级例:大连市和苏州市大连市人民政府市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政府区长=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大连市中山区虎滩街道办事处主任=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政府区长大连市中山区虎滩街道杏花社区居委会主任=苏州市金阊区彩香街道办事处主任注: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级别正厅级,并非干部高配的情况,举出此例对应同级别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2] 与直辖市的区别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中国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有五个,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省会城市不可能再设为计划单列市,因为过去的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只剩下厦门、宁波、青岛、深圳、大连等5个非省会城市,虽然他们同副省级城市是一个级别,但概念上已有所区别。直辖市:是中国一级行政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两者主要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计量地理学 XX年中的定量分析姓名:学院:学号:指导老师:手机号: XX年中的定量分析摘要:首先选取XX年全国27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19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此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中的区域谱系图;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的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得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推断中,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等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中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经济、文化中心,它们的发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们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降维”分析指标选取本研究选取了选取XX年全国29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19个中的指标作为分析中的评价指标,并对这些评价指标作主成分分析。 X1——年末总人数 X2——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代表了一个地
财政计划单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