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天上的街市》中国翻译文化产业第一人——郭沫若(1892-1978)主讲人:马静利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时代人物,无愧于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和世界文化名人的称号。他的人生恰似一个绚丽多彩的多棱形的“真理的钻石”,每转一个方向就显出一种不同的色彩,映出一个多彩的侧面。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他作为翻译家的一面。内容123生平简介译事历程翻译思想456郭沫若与鲁迅译品赏析人生概论一、生平简介郭沫若乳名文豹,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鼎堂等。1)生长环境1892年出生在四川省嘉定府沙湾镇,美丽的蜀中山水哺育了少年时代的郭沫若。他诞生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之家,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母亲出身官宦家庭,他从四岁半开始跟母亲口诵唐诗,母亲在他童稚的心灵中播下诗的种子,给他以“诗教的第一课”,使他早受到文学熏陶。郭沫若诞生的时代,正直新旧世纪交替,中华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在这片辽阔的古老的中华大地,东西方文化交汇,为一代伟人的成长埋下了伏笔。2)人生经历: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07年春因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经斡旋返校。1909年秋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先在岗山第六高等学校读书,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1927年3月在南昌朱德住处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被蒋介石政府通缉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1982年6月23日,中姜椿芳在该会成立大会上把郭沫若的名字和鲁迅的名字首次作为我国现代大翻译家并列在一起,这是我国翻译界对其翻译地位、包括理论地位的正式和充分肯定。3)婚姻三次婚姻经历
翻译大家郭沫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