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李晓晖课题组长:高二(13)班牛雨曦组员:高二(10)班邱叶红高二(13)班杨璐铭祝雨晨邹冰清高二(15)班张玥1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architecture),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具有悠久的历史。科隆大教堂现代摩天大厦2哥特式建筑的起源与宗教(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花窗花窗3我们通过对哥特式建筑与西方宗教的关系研究,分析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发展和应用世界红十会中国总会青岛分会建筑群印度阿拉格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最充分地体现了精神对物质、基督教唯灵主义对粗野的蛮族文化的制服过程。它以一种外在性的凝固形式形象地反映了中世纪西欧人内心深处汹涌激荡着的神秘而诡谲的宗教感受。•哥特式建筑的基本元素——希腊柱罗马拱•高空俯视下的“拉丁十字”•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不乏轻盈之作——飞扶壁与尖肋拱顶•光与影的运用——花窗玻璃国家法国名称巴黎圣母院风格哥特建造年代1163~1250称谓石头的交响乐宗教史世俗史1164教皇维克多四世去世1165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返回罗马1179第三届拉特朗大公会议1180路易七世去世,其子腓力二世即位。卢浮宫始建1189第三次十字军远征1191切莱斯廷三世年老即位1198英诺森三十即位,教权极盛1201第四次十字军远征1211儿童十字军1215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1216第五次十字军远征1223路易八十即位1233异端法庭设立1239路易九世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从此巴黎圣母院在法国政治上拥有重要地位。1245第一届里昂大公会议1248第七次十字军远征1哥特式建筑的尖拱顶与飞扶壁2哥特式建筑与现代摩天大厦3哥特式建筑与宗教有着紧密关系,成为西方文化的象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哥特式建筑大部分被用在学校、教堂等与精神道德有关的地方。,如圣三一教堂、凯尼恩学院(哥特乡村式风格)、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的翻版)
哥特式建筑与西方宗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