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哪几次重大变化?(结合后面所学知识回答)思考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3年希特勒上台撕毁《凡尔赛和约》,在亚洲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赛----华盛顿体系”破坏,二战爆发后这个体系彻底瓦解。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一超多强的局面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俄国二月革命背景:时间:主力:结果:性质: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1917年3月工人、士兵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背景:(2)任务:(3)时地:(4)领导:(5)主力: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①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一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②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党(列宁)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6)经过:(7)结果:(8)特征:(9)意义: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国内)革命首创精神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国际)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十月革命的意义注意:()年,苏俄首都从()迁到()1918年彼得格勒莫斯科俄国(1918年之前)—苏俄(1918-1922)—苏联(1922-1991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背景:旧政策已不能适应新情况战争使经济遭严重破坏特点: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影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联系课本寻找答案列宁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工业方面商业方面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按规定价格征收农民的一切余粮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实行工业国有化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的厂矿企业仍为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行商业国有化允许农民和手工艺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上自由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内容: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看书思考
九下1-9课复习丁丁2012.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