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挡、伏地、手抓牢-----地震最佳救生法每次地震之后,一种名叫“生命三角救生法”的理论都会以各种形式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近日,随着云南盈江、日本东北部接连发生地震,关于“生命三角”的信息又开始在论坛、微博上传播开来。“生命三角救生法”的流行,表明了人们对于地震自救的关注,但众多证据表明,在地震中寻找“生命三角”并非合理有效的做法。“生命三角理论”认为: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的余地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如果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就能获得最大的存活机会。“生命三角”论称可保90%生存率 2004年,一封宣传地震“生命三角求生法”的邮件开始在互联网上流传。该理论声称:当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时,物体或家具会受到掉落屋顶的撞击,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作“生命三角”。因此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床上的要翻身下床,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如果可能还要尽量接近外墙,伺机逃出。同理,在车里的人要立刻出去坐在或趴在车边。按照理论创始人道格·库普的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率,用传统方法则会导致98%的死亡率。 “三角理论”来自爆破的楼房中 1996年,库普在土耳其尝试验证这一理论。他的团队将20具人模型分别放置于一座楼内的桌子底下和旁边,接着炸毁了那座楼房。现场清理报告指出,桌子底下的10具模型均被掉下的房顶“砸死”,而旁边10具则全数“生还”,原因是桌子将房顶支起,在其旁边形成三角锥形空间。这个过程还被拍摄成名为“生命三角”(TriangleofLife)的纪录片。由此,库普认定,“生命三角”是地震逃生的唯一有效方式。“生命三角”理论国外遭质疑国内受追捧在美国,除了针对理论创始人库普沽名钓誉、涉嫌欺诈造假的质疑外,他的"生命三角"理论也被指出漏洞百出。美国红十字会、加州州长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纷纷发文,对"生命三角"的不合理性进行论证和声讨。但是在国内,库普的理论却受到人们的追捧,有关他理论的文章不但被广泛传播,甚至被官方视为真理。疑点一:爆破楼房实验无法模拟地震环境 针对库普1996年在土耳其的实验,美国加州“减灾教育组织”协作主管、抗震救灾专家玛拉(MarlaPetal)曾指出库普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将炸药爆破导致的房屋倒塌等同于地震中可能出现的房屋倒塌。库普将炸药置于承重柱内部,爆破时柱子一折房顶就会像一张大饼一样平塌下来。而真正地震中房屋的倒塌却与其有本质区别。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依各种走向平晃,坍塌本身也分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所以,库普的爆破实验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疑点二:地震中的“三角空间”可遇不可求 基于房屋坍塌的特点,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也就是说,震动停止后废墟中可能确实存在“三角”,但是地震停止后的三角和地震前的三角区域并不相同。库普所说的“三角空间”更多是在地震废墟中寻找到的,而在地震过程中,因为房屋的坍塌、家具位置的移动,室内空间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大地震发生的概率很低,而一
地震最佳逃生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