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烷及壬基酚排放标准制订方案
标准制订的意义
砷烷与壬基酚作为《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2011年)列出的污染物,急需对其实行控制。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对重点行业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实施减排控制,特此提出该两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
污染物特征分析
砷烷,又称“砷化氢”或“砷化三氢”,无色稍有大蒜味的气体。分子式为AsH3,,(气体),熔点-℃,沸点-55℃,(11,000mmHg,20℃)。其水中溶解度20ml/100g(20℃);微溶于乙醇、碱性溶液;溶于氯仿、苯。水溶液呈中性。其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砷化氢遇明火易燃烧,呈蓝色火焰并生成三氧化二砷。将其加热至300℃,可分解为元素砷。
壬基酚(NP)是烷基酚的成员之一,分子式为C15H24O。其结构式见下图。它的衍生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类化合物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代表。壬基酚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水,-,沸点283-302℃。壬基酚具有亲脂性,其进入动物及人体内会干扰内分泌的正常生理作用,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其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属于致癌物。一旦壬基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排放或泄漏到环境中军不能自行进行生物分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图1 壬基酚结构
国内污染现状
砷化氢在工业上用于有机合成、军用毒气、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中,是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或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污染物。砷烷用于半导体工业如外延硅的N型掺杂、硅中N型扩散、离子注入、生长砷化镓(GaAs)、磷砷化镓(GaAsP);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砷有机化合物合成。在工业生产中,夹杂砷的金属与酸作用,含砷矿石冶炼储存接触潮湿空气或用水浇含砷矿石的热炉渣均可形成砷化氢。目前,国内外针对砷烷(砷化氢)的研究主要围绕砷化氢中毒的医学研究。然而,工业砷烷产生与排放的系统研究在国内还处于一片空白。
壬基酚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也用于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树脂及橡胶稳定剂等领域,在纺织品及皮革用途处理、家庭清洗剂、金属镀膜、农用乳化剂、纸浆及纸张、个人护理用品、树脂基橡胶涂料等行业应用。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了壬基酚广泛存留在城市污水、废弃物、食物、沉积物当中,其中针对我国黄河中下游以及珠江流域广州河段附近区域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地区水体和沉积物中壬基酚的含量较高。
污染物毒理学分析
砷烷(砷化氢)的毒理学特征如下描述。人吸入TCL0:3ppm;LCL0: 25ppm/30M,300ppm/5M。人(男性)吸入TCL0: 325μg/m3。大鼠吸入LC50:390 mg/m3/10M。小鼠吸入LC50:250 mg/m3/10M。砷化氢经呼吸道吸入后,随血循环分布至全身各脏器。其中以肝、肺、脑含量较高。人脱离接触后, 砷化氢部分以原形自呼气中排出;如肾功能未受损,砷- 血红蛋白复合物及砷的氧化物可随尿排出。砷化氢为剧毒,是强烈的溶血性毒物。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血液中
砷烷及壬基酚排放标准制订方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