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生永不言败(DOC).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生,永不言败
时间:2011-04-07 02:05:42  进入论坛
 记者采访胡凌,脑子里总是不由涌出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那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与小说中那位勇斗鲨鱼的主人公桑提亚哥相同的,是本文的主人公胡凌同样具有敢于挑战命运的勇气和精神,不同的是她在现实中成功地战胜了一连串人生的厄运,演绎出一幕幕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喜剧。
    春节前后,记者在韩城见到正在渭南澄城县拍摄完电视剧《赖账之后》匆匆赶来的胡凌。谈起去年一年的成绩,她不由喜上眉梢。去年她在《儿子、老子》、《女村长》、《生日》三部电视剧中担任女主角,这三部剧完成后全在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播出,获得一片好评;自己创作的20个短剧剧本,已经卖出了13个。尽管每部剧本仅卖了六七百元,但她的生活费用总算有了着落;在辛苦忙碌之余,在夜深人静之时,她不顾整日奔波劳累又在灯下执笔开始以自己亲身经历撰写起长篇小说。这部暂定名为《司马故里的女人》的小说,预计近30万字,从去年10月开笔,是以第一人称又是写亲身经历,如今已经完成了大半,达16万字。而且已由全国某著名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一家民营影视公司还答应准备改编为电视剧。
    看她这不凡业绩,谁会想到这位不是任何科班出身的“民间影视明星”,不但出生在小城韩城市的乡下,追寻她的人生轨迹,此前唯一的文化经历只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在韩城象山中学宣传队、韩城故事调讲团、城郊公社宣传队当过临时演员。但她干什么都追求卓越。当教师成为龙门镇上峪口村学校校长、市级教改能手,打球,打成韩城市教工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再后来即使从市氮肥厂成为下岗工人,从小摊贩、修鞋匠、清洁工、洗衣工、家政员、护工、保姆、计生干部,到如今奋斗为陕西电视台“都市碎戏”的演员、短剧编导、剧本作家,这些相互之间反差极大的人生角色,她又都演绎得那么精彩。
    自己下岗,接着丈夫离世;为了三个孩子上学,她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家什,并从曾经的校长、县团级干部的“官太太”沦为一名打扫厕所的清洁工,但她选择了坦然面对。1991年,因为丈夫有病生活不能自理,胡凌为照顾家里从韩城下峪口矿第二子弟学校调到韩城氮肥厂。1997年3月3日,从该厂下岗,一月后长期染病卧床的丈夫,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给她留下了一个破烂不堪的家和三个正在求学的孩子。
    丈夫去世后,因为没有路费,远在辽宁大连上大学的儿子不能回家奔丧。按照丈夫遗愿,要把他送回老家安葬。送丈夫上路的那天,厂里原计划要派十来个人陪送,被胡凌谢绝了。原因很简单,丈夫屈文韬17岁出门干革命,1969年从陕西省总工会下放到韩城,与胡凌携手几十年,这些年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她实在办不起酒席招待帮忙的人和客人。
    草草办完丧事回到了家,胡凌眼前一片茫然,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从丈夫1987年生病到1997年去世,长达十年之久的医疗费用开销,不但早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折腾完,3个孩子上学的学费也是东拼西凑的。此时,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家里的全部积蓄仅仅剩下200块钱。清早出门,门卫师傅递给她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在大连上大学的儿子要生活费。无奈之下,她含着眼泪卖掉了家里的所有值钱的家什,包括和爱人积攒多年的绝版的“三元、五元”人民币,整整凑够500块钱,先寄给儿子去应急生活。
   

人生永不言败(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