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部分: 1、高数:24分,重点。但题目不难,比大学考试时还简单。因此重点地看几遍教材并做几遍习题就可以得分了。但我认为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可以拿分的地方就一定不要丢分,像多元函数连续、可(偏)导、可微分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是需要注意的,本身不难,但看书的时候很容易带过。像一元回归分析这样的知识点一般来说是不会考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个知识点是一般会考一道题,不过我个人觉得考题一般不会出很easy的那种,很多参数如几个自由度也容易搞混了,也就是说你即便了看了书考试时做错的概率也比较大,所以丢这一分省下大量的时间用在别的知识点上是比较明智的。我不太同意放弃整门课的看法,结构师考试中除了职业法规这门课外至少都占了10分以上的分数,所以整门课放弃是不明智的,一丢就至少是10分,而满分也不过是240分。但是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放弃一些不太好掌握或较费力的知识点。这对通过考试是没有影响的,毕竟我们的目标是pass,但不是说我们的考前的目标就定在通过的130多分,至少要定在150分以上。因为这样才能谈得上通过的把握而不是捡绣球撞大运。 2、物理:题型一般比较有固定。看好书,做好郝丽习题,确保下次遇到同样的题不会再错就够了。要注意记下该记的公式,不要有依赖考生手册的想法,考场上实在想不起来了再去查,因为上午的试题时间是有限的。 3、化学:主要是要弄懂化学原理并会灵活应用,须多看几遍书,并注意总结。Ksp和K的关系,a与Ki的关系,能斯特方程,电动势计算,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如24号元素铬)等知识点是很容易考到的。总的来说看书+郝丽习题+总结也就够了。 4-5、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拿分的地方,不要光看书,各种版本的习题相差不大,选一本有解答提示吃透也就差不多了。材力中该记的公式(如欧拉公式)要记住,不要依赖考生手册,时间是宝贵的。 6、流体力学:这部内容其实不难,也挺好拿分,要注意看书,吃透概念。像黏性系数的单位、水力最优断面的定义、雷诺数、弗鲁特数的物理意义这种知识点也很容易考的。这部分郝丽的习题比较全面。 7、计算机应用基础:送分的题,至于fortain嘛,有各位编程高手在也不用小弟我在此多吐口水了。 8、电工学:很多人也没学过,其实前面几节也比较好拿分。三极管部分可以放弃,丢此2-3分比起你花的精力来也没什么可惜的。此部分还是看书+做题即可。 9、工程经济:概念要弄清楚,看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要多做题,尤其是涉及计算的题目,多查几次一次支付复利系数表,多按几遍计算器。考试时时间可不会等人哦~~ 下午部分: 下午考试的时间比较充裕,但选择的时候要慎重,因为一道题就是2分,即便是蒙的题,也要尽可能多排除几个选项,能在2个选项里蒙一个就比较理想,命中的概率也大得多了。我根据侧重点对下午的考试科目进行编排,与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10、建筑材料:即容易又不好拿分的地方。这部分考的是概念,往往考的就是教材中一句话,因此要多做题,把手头上的题都作一遍,并及时复习,不要到临考前做过的题再做还是错。混凝土这块是重点,另外也不要忽视沥青这部分。 11、工程测量:也是以概念为主,看两遍书,关键还是做题。郝丽习题有些题目蛮有意思的,出得比较难。 12、结构力学:重中之重啊。结构工程师不考结构力
一注基础课通过经验之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