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摘要:从小城镇城市森林的特点出发,以浙江省常山县城市森林建设为例,调查分析了小城镇城市森林的建设概况。其主要特点有: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城市森林的后发优势;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再创造的良好基础;外部条件不成熟,限制了城市森林的建设的发展。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统一规划,总体功能下降;植物配置不合理,生态功能弱化。同时提出了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科学规划,发挥总体功能;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生态功能;科学配置植物,形成近自然群落;增加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加强保障措施,巩固绿化成果。关键词: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Abstract:TakingtheafforestationinChangshanCountyofZhejiangProvinceasanexample,:first,theabundantresourcesarehelpfulfortheafforestation;second,thesuperiornaturalconditionisthesoundfoundationfortheafforestation;third,,someapproachesareputforwardtoimproveurbanafforestation.Keywords:smalltown;urbanforest;construction 作为“城之尾,乡之首”的小城镇是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引乡村、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1]“小城镇,大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战略定位。然而,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而在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中,城市森林起着关键的作用。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隶属衢州市,位于钱塘江源头地区。地处北纬28°46′~29°13′,东经118°15′~118°45′。全县总面积1km2,三面环山,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境内“一港十溪”网络全境,林业用地面积达km2,园林用地面积达2,两者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常山县城市森林主要包括建成区的各类绿地与城市外围的环城生态景观林。[3-4]本文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针对目前小城镇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建设、优化小城镇城市森林提出了建议。一、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的特点作为城乡过渡体的小城镇,与乡村相比,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形态,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既与乡村有着明显的区别,又与乡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城市相比,明显地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其经济的集聚程度及集聚所导致的效应均不如城市明显,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其自然生态景观优于城市。[5]小城镇所处地位的过渡性,决定了小城镇城市森林也有着其独特性。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城市森林的后发优势小城镇处于城市的郊区或广大农村地区,与大城市相比有着相对丰富的生物资源,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材料。据调查,常山县共有维管束植物179科,679属,1192种,其中适于观赏的植物共161科,476属,802种。与大城市“寸土寸金”的土地利用现状相比,小城镇具有发展城市森林的土地优势。据统计,目前常山县居住用地28万m2,公共设施用地万m2,工业用地万m2,共占总面积的7%,土地后备资源仍较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再创造的良好基础小城镇依托于广大农村,紧邻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自然特征保存较完好,加之丰富的溪流、江河、湖海、沼泽等各种天然廊道,使得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有着良好的大环境和进行再创作的基础。常山县即通过“一港十溪”的水系廊道与道路廊道,使得城区绿地与周围的环城生态景观林共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网络结构,为常山县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外部条件不成熟,限制了城市森林的建设小城镇的城市森林建设外部条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相对于大城市来讲,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森林建设的发展。目前,常山县对该县的城市森林投资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