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全员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学“全员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有关精神,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构建“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全面实施“全员德育导师制”。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首位,倡导全员育人。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使教育更趋亲情化、个性化,让每一位学生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别化教育,通过课外“一对一”、“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以“全员德育导师制”为主要载体,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工作,充分整合德育资源,积极探索我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打造我校德育工作特色,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富有**中学个性的合格高中生。二、目标与意义: :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 : (1)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2)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三、成立全员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书记付组长:主管德育工作付校长组员: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各年级组长全员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办公室主任由学生处主任担任。四、德育导师的工作原则、主要职责和工作制度: (一)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保密性原则:德育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施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二)工作职责: 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力辅导”的要求,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有: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建立德育导师工作档案,认真填写工作记录; 6、了解受导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受导学生在假日里的家庭表现,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促使家庭与学校协调做好受导学生的教育管理; 7、要经常会同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生处交流个别受导学生教育转化的进展情况,在期末做好工作小结。五、德育导师工作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开展学习。召开相关会议对“全员德育导师制”的实施进行宣传发动。全体教师根据学校的工作意见,深入学习,领会全员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意义,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促进“全员德育导师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确定德育导师和受导学生。 1、德育导师:全体科任教师;导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4; 2、受导学生: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商确定。建议班级及班主任主要推荐有以下情况的学生作为受导学生; (1)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有困难,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有缺陷的学生; (2)缺乏合作精神,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性格内向的学生; (3)受青春期困惑和心理因素的干扰较大的学生; (4)学校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单亲、重组、父母在外打工、贫困等家庭子女; (5)学习困难,家庭教育又不得法,从而不同程度厌学的学生。(三)建立工作制度,落实“全员德育导师制”的实施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导师要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每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包括家庭的

中学“全员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lap
  • 文件大小152 KB
  • 时间2019-0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