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特征研究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尤
其是竞技武术套路,发掘它当时当下的文化内涵和特性,保证其能健康、积极、
合理的发展,成为人类文化共有的财富,成为当前竞技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竞技
武术套路文化特征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进
行了回顾和梳理,同时探讨了竞技武术套路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
旨在探索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的理论内涵,以期为我国竞技武术的发展和改革提供
有益的参考,也对今后竞技武术文化理论的丰富具有重要意义。
以文化学文化交流互动所表现的特征为依据,本文将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的演
变过程分为主要的三个阶段:被动输入阶段、主动输入阶段、对外输出阶段。被
动输入阶段分为萌芽期和成型期,萌芽时期(民国初期-1949 年),以马良对传统
武术和西方体育的结合、改造为标志。成型时期(1949 年-1978 年),在我国内部
对西方先进文化的需求和西方强势文化的迅速传入产生合力的影响下,竞技武术
套路开始在高、难、美的道路上快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主动输入阶段分为调
整发展时期和发展壮大时期。调整发展时期(1978 年-1992 年),竞技武术“大跃
进”式的发展,导致了竞技武术套路在技术、制度、价值取向方面产生了不同程
度的异化,此阶段,竞技武术套路开始重视技击攻防,向传统回归。发展壮大时
期(1992 年-2008 年),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武术“进入奥运会”目标
的指引下,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又重新转向了艺术化方向,向着“更快、更高、
更强”奥运精神靠近。对外输出阶段是竞技武术的完善成熟时期(2008 年-至今),
“后奥运时代”竞技武术套路通过管理体制、竞赛体制的改革和自身套路技术细
致化,开启了对外传播、扩散的进程。
依据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中西方体育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分析,
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文化依附、文化自觉、文化辐射。文化
依附体现在:一,竞技武术套路萌芽时期,表现的是文化的被动输入;具体表现
在器物层面上技术体系的对抗,制度层面上传承体系的敌视,价值取向层面的互
不认同。二,竞技武术套路成型时期,表现的是文化的过度模仿;具体表现为竞
I
中文摘要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特征研究
技武术套路技术上对攻防技击的遗弃,规则上对西式体操制度的照搬照抄,价值
取向上对西方体育理念的过度认同。文化自觉体现在:一,竞技武术套路调整发
展时期,表现的是文化的反思、自省;具体表现为技术体系攻防技击的回归,规
则上对西方体育制度激进模仿的废止,价值取向上对西方体育理论重新定位。二,
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壮大时期,表现为文化的主动吸收、理性借鉴;具体表现为技
术上保持自身特色前提下追求“高、难、美、新”的全面发展,制度上为对西方
制度的选择性吸收、整合,价值取向上对西方体育思想的理性摄入。文化辐射主
要体现在竞技武术成熟完善时期,此时期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体系已基本成熟,竞
技武术套路文化通过在器物层面的细化、制度层面的规范化、价值取向层面的时
代化,对外进行着文化的扩散和辐射。
可见,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演进历程决定了竞技武术套路的文化特征,竞技
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非单一的线性关系,是阶段性的;因此,其文化特征是动态
的、发展变化的。在演变过程中,竞技武术套路表现为以下特征:文化依附的被
动输入阶段,文化自觉的主动输入阶段,文化辐射的对外输出阶段。文化依附特
征表现在被动接受的萌芽时期和过度模仿的成型时期;文化自觉特征表现在反思、
自省的调整时期和理性吸收、借鉴的发展壮大时期;文化辐射表现在对外扩散的
成熟完善时期。
关键词: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历程;文化特征
作者:步峰峰
指导老师:李龙
II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etitive wushu research Abstrac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etitive wushu
research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sports,
petitive wushu, is a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igging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hara
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特征及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