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代建置沿革
尹钧科
北京出版社
( 京) 新登字200号内容提要
本书将远古时代传说的幽陵、幽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的北京市的行政建置沿革、以历代行政制度及演变为背
景,全面系统地加以论述和考证,归纳出北京历代建置沿革
的五大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可供编修北京志、
地名工作者、北京史研究者、大专院校历史系师生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尹钧科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ISBN 7-200-02471-6
Ⅰ.北⋯Ⅱ.尹⋯Ⅲ.地方志- 北京Ⅳ. K2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94)第07980号
北京历代建置沿革
BEIJING LIDAI
JIANZHI YIANGE
尹钧科
(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
北京出版社出版
(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
邮政编码:100011
北京出版社总发行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经销
北京市朝阳区展望印刷厂印刷
*
787× 1092毫米 32开本 11印张 229000字
1994年 9月第 1版 1994年 9月第 1次印刷
印数:1-900
ISBN 7-200-02471-6/K· 250
定价:
序
六十年代初,我在《历史地理学刍议(》原载《北京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后收入《历史地理学的
理论和实践》文集)一文中,曾专门讲到历史地理和沿革地
理的关系问题,指出“两者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完全
等同的。”“沿革地理的工作则可以包括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
领域之内,它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初步,而不是它的主要对象
和最后的目的。”同时,在通过一些具体例证阐述了“从沿革
地理的工作出发,逐步深入历史地理的研究领域”的过程之
后,进一步指出:“但这并不是说现在沿革地理的工作已经够
了,可以不必再作了。完全相反,已经作过的有关这类的工
作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今后还必须更多更好地来进行。不
过在进行这类工作的同时,还须看出向着历史地理学前进的
道路,从而为这门年青的学科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十分重
要的。”
正是在这一理论观点指导下,结合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
的需要,在1979年至 1988年间,我主持了研究和编制《北
京历史地图集》的工作。虽然这部图集的编纂缘起可以追溯
到五十年代初,但后来因故几经曲折,直至粉碎“四人帮”并
迎来了我国科学的春天之后,这项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业已出版发行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实际上就是以北京历代
政区沿革图为主要内容的。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有关北京沿
革地理的图集。它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为今后深入开展北京历
史地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和正在
研究编绘中的《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续集和第三集,正是向
着历史地理学前进的道路继续迈进。
尹钧科自始至终参加了研究和编制《北京历史地图集》的
工作,并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他学习刻苦,工作勤奋,肯
于钻研。在《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之后,他又经过继续不
断的潜心研究,撰著了《北京历代建置沿革》这部书。这是
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国历史悠久。在过去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封建王朝更
替无间,历代疆域时有消长,行政区划每多变迁。再加上古
今地名更易,城关都邑兴衰,河湖水系演变,交通路线增辟
等等,构成了极为复杂的沿革地理课题。尽管有关的文献记
载很多,但有的亡佚失传,有的失之简略,有的是非混淆,有
的转抄讹误,从而为研究沿革地理增加了困难。北京地区的
情况也是如此。在研究编制《北京历史地图集》的过程中,就
遇到过许多疑难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最后只能择其一说落
实在图上。在这里还应当指出,采用断限的方法表示某一时
期的行政建置和区划,难以反映行政建置和区划演变的具体
过程与细节,更无法阐述这种变化的原因。这是历史地图集
不可避免的缺陷。而尹钧科的《北京历代建置沿革》一书,采
用文字论述的方法,着重于对北京沿革地理上一些疑难问题
进行考证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根有据、能够自圆其说的新
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北京历史地图集》的不足,可
以作为阅读和使用《北京历史地图集》时辅助性参考读物。从
这个角度上说,这部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侯仁之
1993年 10月 20日
前言
《北京历代建置沿革》,是我在参加研究编制《北京历史
地图集》工作的基础上,又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撰著的。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侯仁之教授在《历史地理学刍议》这篇著名
卖火柴的小女孩-(The-Little-Match-Girl)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