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提琴音准问题摘要:小提琴演奏音律音准的问题向来各受争议。本文从物理音高与音乐音高之比较和音高与律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出发,分析小提琴演奏的音准问题,希望能为学习者提供参考。关键词:小提琴音准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最普遍、最困难、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音准”,这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级者,在练习或者演奏中,,它正确的音准是通过敏锐的听觉和左手手指的触觉来完成的,音准是艺术演奏的必要条件,音不准就无法表达音乐的完美、乐句的处理和曲式的清晰。小提琴的特征是音准不固定,和其他的固定音高乐器不同,像钢琴这些键盘乐器,只要调琴师把琴弦调准即可演奏,不需要人为地在演奏时纠正。而小提琴演奏者从学琴开始就需要时时刻刻纠正音准,所以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具有准确的音准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种固定、准确的音准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物理音高与音乐音高之比较音准本身是一个很笼统的、相对的概念,我们就这个问题从物理角度进行简要的论述。声音分为噪音和乐音,无规律的振动称为噪音,而有规律的振动则称为乐音。很多个有规律的振动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在一起则构成了音列。人类对自然界中的声音经过大量的研究后,从中找到了CDEFGAB这七个基本音级,其中A的频率是440赫兹,我们人为地把A定作标准音,只要振动频率达到440赫兹的音就是A,这个音不但用于乐器当中,就是在生活中应用得也比较多。例如:汽车的喇叭声和电话的声音都是用的A。根据这个标准音推算出C的频率为261赫兹,等等,这种用数学方法算出来的音高,我们称之为“物理音高”。现在发明出专门测量音高的仪器,选定几个音用仪器去校对,如果同仪器的音一致就不显示,若同仪器的音高不一致则会提示你是偏高或偏低。物理上的音高属于纯理论的音高,是一种物理现象、一种绝对概念,容不得一点马虎。在应用过程中,音乐音高与物理音高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演奏之前,先要同标准音A校对,再根据五度关系把其他几根弦调准。这个时候如果说用频率仪器测量的话,就会发现实际音高和测量音高存在差异,实际音高已经比较准了,但测量后的音高有些不准。经研究调查,也证实了实际音高与物理音高存在误差,这个误差一般为四五个音分左右。我们的耳朵不但听不出来这个误差,反而听上去还很和谐。这仅仅是调弦时的音准,在实际演奏乐曲当中随着乐思的变化,实际音高与物理音高不可避免存在许多差异,我们把这种实际音高称为“音乐音高”。音乐是用来表达人或物的思想感情的,无论是自己演奏还是听别人演奏,能充分表达乐曲的思想内涵,音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属于时间的艺术,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性。所以,我们要在音准方面多下工夫。由此可以看出,物理音高是一种机械的、单一的、纯理论的音准概念,而音乐音高是一种灵活的、多边的、带有人的思想感情的音准概念。物理音高是音乐音高的基础,音乐音高是物理音高的升华和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音高与律制之间的关系音乐音高除了与物理音高有关以外,还与乐器的律制有关。律制是根据一定的生律法产生一系列的音,形成一种体制,构成一种律制。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律制有三种,即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纯律,三种律制各有优点,采用五度相生律旋律优美,十二平均律则为转调提供了极大的律制条件,而纯律则是双音及多音同时发声时较和谐,小提琴
浅析小提琴音准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