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动用法一般的动宾关系是主语发出的动作涉及到宾语,而使动用法却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动作或发生变化。表面上看,结构是一样的,如“孟子朝王”(《孟子·公孙丑下》)和“武丁朝诸侯”(一)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多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当用作使动时,就带有宾语。如: (1)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3)广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4)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其后的宾语有时省略。理解或翻译时,一般要把省略的宾语添加出来。如:(1)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天论)(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臾)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如: (1)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 (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如: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此外,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如: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二、意动用法如前所述,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这是应该注意的。(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天论) (4)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史记·货殖列传序)。(二)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稍稍:渐渐。——“宾客其父”可理解为“以其父为宾客”,即“邑人把仲永的父亲看成宾客”。、名词可以用作意动,也可以用作使动,它们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这就有必要区分这两种用法。区别的主要方法是依靠上下文,从语义上进行分析。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这可以分别用格式表示: 使动用法的格式:使+宾语+使动词意动用法的格式:认为+宾语+意动词(形容词) 把+宾语+当作+意动词(名词) 步骤是先把各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对应着写出来,找出难以理解的地方,然后用活用为动词或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格式来理解,用哪种活用来理解句子的意思通顺,就说明是属于那种词类活用。例如: (1)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史记·货殖列传序) (2)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国语·越语) 这两句中都有“美其服”,先写出现代汉语对应的的意思: :使+衣服+:认为+衣服+漂亮间①颓然乎其
古代汉语——使动意动用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