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碑林博物馆有感.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碑林博物馆有感艺术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51李鸿超15自从听了黎荔老师的课以来,感觉受益匪浅。从对美学的知之甚少到现在的有所了解,深感美学对个人乃至全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黎荔老师对审美及各个领域的美的讲述中,我了解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文字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因此我想,从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必能看出一些时代的印记。所以,在完成这一期末报告的时候,我选择了碑林博物馆,在此表达我的一些感悟和不成熟的想法。西安碑林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对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不是第一次游历碑林,之前游碑林更多是出于好奇和从众,而这一次,我则是对其中的石刻碑文及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感抱着更大的兴趣。去到博物馆的路上路过书院门,一幅幅丹青,一阵阵墨香,干净的石板路,古味的建筑,融融暖阳让心灵跟着宁静许多,身处这自然美与文化美交织、融合的无比融洽的环境中,我不由得放慢脚步,贪婪的享受这仿佛置身世外的时光。进入博物馆,道路正中矗立着一座四角形两层飞檐的亭子,亭上一块大匾,上书“碑林”二字。亭边有三两游人,亭子里面竖立着的就是着名的《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加注,并用隶书行文,丰腴爽利,书法工整,字迹清晰,华美飘逸,在唐代隶书中堪称佼佼者。驻足石碑前,看着这保存完好的碑文,顿感盛唐之气概扑面而来。再往前走进入碑室,一种仿佛来自远古的沧桑感瞬间侵占了心灵,那一块块矗立的石碑都在倾诉着各自的历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典传世名篇字字珠玑,凝练有力,凿刻于碑石之上,1100多年前凹凸的镌刻字痕历历在目,驻足良久,面对这满屋的碑文,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美感。很多人都会说,这一屋子冰冷的石碑有什么美感可言?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的冰冷,才让他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才让他有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之美,更让这文化之美得以流传至今,供世人欣赏、寻味。思绪渐渐飘远,仿佛隐没于阵阵锤拓声中。接下来,进入碑林的第二展室。这里主要陈列唐代着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时代,自唐太宗以来历任皇帝的酷爱和提倡,造就了全社会对书法的普遍重视,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如同百花齐放,因此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第二展室中有唐初着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更有有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晚唐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和怀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称为“千金贴”起初并不了解其中典故

游碑林博物馆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