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小题,l5分)
(10分)
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B. 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始泪干。
D.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E.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F.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⑵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①?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A) ,谁家新燕啄春泥”是意趣盎然的春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奇异的边塞夏景;“衡阳雁去无
留意,(B) ”是边关将士的秋思;“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是孤傲的冬梅。
②“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
“此夜曲中闻折柳, ”借“折柳”借曲抒写了思乡之情。但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将初春淡淡草色和满城处处烟柳作了对比,认为柳色比不上草色。
。(5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⑵天柱折,地维绝《共工怒触不周山》
⑶池非不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⑷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⑸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二、(2小题,15分)
7. 古诗文积累。(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B.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C.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鲜美芳草,落英缤纷。
D.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E.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F.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①毅魄归来日, 。(夏完淳《别云间》)
②,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③洞庭之东江水西, 。(陈与义《登岳阳楼》)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⑤,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附加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三年的初中生活将要结束,在某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语文老师引用《行路难》
“, 。”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②我国古诗词中常将“落花”与凄楚肃杀感伤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但龚自珍在《己亥
杂诗》中的诗句“, 。”却一
2011年中考部分模拟试卷归类[1].诗歌默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