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ophc管桩桩基偏位事故的分析和处理.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PHC管桩桩基偏位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摘要]本文结合一工程实例分析了PHC管桩基础在基坑开挖后出现偏位和断裂的原因,提出了在施工和设计等方面的处理措施,并介绍了应用锚杆静压钢管桩和钻孔灌注桩对桩基进行补强的措施以及补强处理后的效果,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关键词]  PHC管桩;偏位;钻孔灌注桩;锚杆静压桩[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inedwithapracticalinstanceofconstruction,,-in-,:PHCPipePile,deviation,cast-in-placepile,anchoredandjackedpile近年来,PHC管桩(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具有桩身成型质量好、混凝土强度高、单桩承载力大、耐冲击性能好、穿透力强、价格便宜、施工快捷且采取静压施工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工程中。但在土性复杂特别是土质较差的软弱地基的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桩身为空心,其抗剪和抗裂性能相对较差,如果土方施工中基坑围护措施不到位或挖土方法不当,常会发生桩体偏位、桩身断裂等事故,从而大大削弱了基础的承载力。因此发生此种情况后如何对基础进行加固补强就成为施工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1工程概况某工程基坑占地面积约20000m2,总建筑面积约90000m2,各号房结构均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础采用桩径500mm的PHC管桩,,。桩长29m、32m和37m不等,采取静压方式,,要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2800kN,以②-4层粉细砂为桩端持力层。基坑开挖范围内地质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该工程基坑所采取的支护形式为深层搅拌桩,桩长4m,,桩底标高为-,沿整个大地下室四周布置。该工程X号房基坑先行开挖,X号房基坑面积约为1200m2,基坑底标高-,部分深坑底标高为-,该号房基础为筏板基础。基坑北侧与东侧有基坑支护,南侧与西侧是整体地下室部分,无支护,以1:。                    土层    层厚(m)    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①    填土    ~        ①-a    淤泥    ~        ②-1    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    ~        °②-2    淤泥质粉质粘土    ~        °②-3    粉质粘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    ~        °②-4    粉细砂    未钻穿        °②-4a    粉质粘土    ~        2事故原因分析考虑到开挖深度范围内土质为淤泥质粘土,地下水渗透系数很小,降水效果可能不理想,故未采取降水措施。X号房基坑开挖后出现坑底土体上涌现象,但桩位未见偏位倾斜;待基坑开挖基本成形后,次日在基坑北侧的土体突然发生滑移,管桩出现倾斜现象。目测观察,基坑北测及中间深坑处的桩均向南侧倾斜,且倾斜角度很大;基坑西侧的少部分桩有向东倾斜现象。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并查阅地质勘察报告及其它相关资料,可能的事故原因初步总结分析如下:(1)土质较差,桩身范围有90%处于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饱和不透水、抗剪强度低,属于高灵敏度、高压缩性的土层,流塑性大,而且压桩时所产生的应力,以能量的形式存在土中。(2)桩基施工与土方开挖间隔时间短,在整个桩基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土体扰动强烈,因此在土方实际开挖过程中淤泥就会出现涌动的现象,同时存在于土中的能量未能释放,且该基坑挖土时附近仍在打抗拔桩。(3)存在较多的桩未打到设计标高,以及在打桩和挖土时受到设备影响的土体对桩的水平侧压力较大。(4)基坑支护体系设计的合理性欠缺,搅拌桩深度不足,

ophc管桩桩基偏位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htmtr11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9-0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