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作者简介
背景: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
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强我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渔家傲范仲淹
上阕写景
雁去
边声
孤城
长烟
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中心思想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变型默写:
:
塞下秋来风景异
,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