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yank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 地暖系统的设计
地暖作为暖通专业的一项新技术,发明与使用不过几十年。引进国内,也不过十几年,设计要比传统散热器系统的更加繁杂,设计研究与经验在我省尚欠成熟。因为设计是良好施工的基础,设计和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其使用效果,地面龟裂等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质量水平。地暖系统的设计应当经过严密认真的计算与细致的研究。
安装工程设计图纸
设计依据
1、《地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 年版、修订版) 2、《实用供热设计手册》 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4、《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北京市 2000 年 10 月 1 日实施) 5、《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技术规程》(河北省 2001 年 1 月 1 日实施)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设计委托书
地暖系统设计主要参数
1、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 、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 ①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宜采用 24℃-26℃,温度上限值 28℃。
②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宜采用 28℃-30℃,温度上限值 32℃。③无人员停留的地面,宜采用 35℃-40℃,温度上限值 42℃。 2、供回水温度; 、供回水温度; ①供水温度的上限值 60℃、65℃、70℃、75℃等。从安全和使用寿命考虑,民用建筑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 60℃。②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 10℃。 3、热负荷: 、热负荷: ①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对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 - 修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 2℃均可。②局部采暖的热负荷,应再乘以附加系数。(见下图)
采暖面积与房间总面积比值附加系数
4、有效散热面: 、有效散热面: 计算有效散热量时,必须重视室内设备、家具及地面覆盖物对有效散热面积的影响。 5、填充层: 、填充层: ①厚度不宜小于 50mm。②当面积超过 30m2 或长度超过 6m 时, 填充层宜设置间距小于或等于 6m, 宽度大于或等于 5mm 的伸缩缝。面积较大时,间距可适当增大,但不宜超过 10m。③加热管穿过伸缩缝时,宜设长度不大于 100mm 的柔性套管。 6、压力: 、压力: 工作压力不宜大于 。如超过应采取措施。
7、流速: 、流速: 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应小于 ,不超过 。同一集配装置的每个环路加热管长度应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 100m,最长不能超过 120m。每个环路的阻力不宜超来 30Kpa。 8、绝热层: 、绝热层: 柚板结构层间应设绝热层,宜采用 PS 板,容量≥20kg/m3,厚度不宜小于 25mm。
设计步骤
1、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①根据建筑施工图及相关数据,计算建筑物热负荷。②与建筑其他相关专业(水、电、装饰等)协调地暖系统设计有关间距。③确定集配装置(分水器)的位置。 2、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 ①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负荷。②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面积。③地暖系统布置及水力计算。④其他附属设备选择。⑤与相关专业会签,并经审核绘制出正式施工图。 3、设计完成,应将设计各有关资料,打印装订成册。、设计完成,应将设计各有关资料, 打印装订成册。
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除(二)部分外,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部分外,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分户独立式热源或集中采暖负荷的 90%。或将房间温度降低 2℃计算。 2、在住宅中应用,应考虑家具遮挡等因素对散热量的影响,乘以适当修正系数。 3、垂直相邻房间,除顶层外,各层均应按房间采暖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的热量,确定房间所需散热量。
4、不同地面材质、散热量不同,为保证室温要求,设计时应尽量按散热量比石材低的木材板考虑,用户即使选用石材类做地面,也不会影响采暖效果。 5、为满足一户中各朝向房间室温的匀衡, 耗热量计算中应考虑方向附加及附减, 外墙多的房间, 热损失多,加热管必然密些。南向中间房间热损失少,管间距必然大些。 6、尽量考虑将生产冷水管布置在地板采暖结构层中,但应避免管一相互穿越。 7、合理划分环路区域,昼量做到分室控制,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 8、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同一分集水器上管长尽量保持一致,避免造成阴力失衡和管材浪费。 9、对以独立式燃气炉为热源的系统,应控制管长≤90m,以减少阻力,并特别注意阴力平衡和管内流速问题。 10、为保证地面不裂,管间距不得小于 100mm,局部过密处在管上皮 10mm 处加钢丝网;
地暖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