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知识简表
第一单元复习线索
一、古代思想(线索一)
1、儒家思想
时代
人物
思想
发展阶段
春秋
孔子
政治: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哲学:天命观;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当仁不让于师
先秦儒学
战国
孟子
政治:仁政;重民(民贵君轻)
哲学:性善论;养浩然之气
荀子
政治:礼法并施,以礼为主;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西汉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实行仁政“灾异说”)
提出三纲五常
新儒学
魏晋南北朝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三教并立。
宋明
程颐程颢朱熹
(程朱理学)
理是万物的本源(理实质是儒家的伦理道德)
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价值观:存天理,灭人欲
宋明理学
陆九渊王守仁
(陆王心学)
陆:心是本源,心即理;发明本心求理
王: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2、道家思想
时代
人物
思想
影响
春秋
老子
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战国
庄子
西汉初
黄老之学
正反两个方面
魏晋南北朝、唐代
道教迅速发展
3、法家思想——韩非(战国)
韩非思想: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观点,主张变法革新。
4、墨家思想——墨子(战国)
墨子思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力、节用、节葬”
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的显学。
(原因:工商食官政策打破;手工业、商业发展;人民渴望和平)
墨家思想战国以后,不受人们重视。(与重农抑商思想兴起有关)
5、兵家思想
春秋——孙武——《孙子兵法》;战国——孙膑——《孙膑兵法》
注意的几个问题: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影响? 明清批判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
六易:《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细节整理:
在人性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孟子(性善说)和荀子(性恶说)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荀子(知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庄子(天与人不相胜)
四个集大成者:荀子——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6、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时代背景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明清封建专制统治衰落,黑暗腐朽。
文化: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出现拜金思想。
李贽
鞭挞宋明理学
否认孔孟学说
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提倡男女平等
提出万物生于两
1、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为儒学发展注入新活力。
3、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
4、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和启蒙。
顾炎武
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提出工商皆本
王夫之
批判宋明理学
提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理在气中,形神物三相遇知觉发)
注意:其中儒家、道家、法家三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最深远的。
二、古代科技(线索二)
1、天文学:(服务于农业和统治)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地位
战国
甘德
石申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石氏星表》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
世界最早,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地球是圆的
比西欧早1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梁令瓒共同创制)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元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 多年
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时间
成就
地位
春秋战国
1、九九乘法口决 2、度量衡 3、算筹计算法
算筹是珠算法(元朝出现)出现前的计算法
西汉
《周髀算经》
书中记载“勾三股四弦五”。
东汉
《九章算术》
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唐宋时是官方数学教科书之一;隋唐外传,被译为多种文字。
南朝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
资深历史教师总结必3知识简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