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贺新郎 读史》读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姓名:刘亚丽09中文(1)班学号:2009221102110032贺新郎·读史毛泽东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解析:这首词是毛泽东读史后而抒发的感想。词人纵观古今,站在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高度上评判世事,不得不感叹词人博大的胸襟和气魄。词的开篇就站在了历史的源头——人类刚诞生的时刻:“人猿相揖别”。可是词人却写的那么轻松自然,仿佛人类的进化特别简单似的,只是人与猿猴分别那么简单似地。在历史的儿童时期,也就是石器时代,人们仅仅是利用石器生活。后来铜铁炉中又翻卷着火焰,让我猜猜这是人类进入了哪个时代呢?那不过是人类了五千年历史中的几个春秋罢了。人活在世上很难开怀大笑,《庄子·盗跖》中就说道:“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伤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只要人上了战场都彼此剑拔弩张,这就是人活在世的艰难。血都流遍了,让整个原野都成为了血泊。读完一部历史书,我的头上已经生出了白发,进入了人生的暮年了。但仍然记得这部历史中的斑斑点点和几行陈旧的事迹。那些所谓的三皇五帝的神圣故事,不知道骗过了多少人生的过客。问人世间到底有多少风流人物,在盗跖和庄蹻之后,留下美名的还有那揭竿而起的陈胜。我的歌声还意犹未尽,可是东方早已露出了鱼肚白。读毛泽东《贺新郎•读史》有感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有多多少少的机缘契合的,就拿这一次的作业来说,初次读来本来没有一点感觉,完全无从下笔。毛泽东的诗中总是有扩大的胸怀和蓬勃的气势的,每一句诗都闪耀着思想的灵光,而这些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喜欢细腻温婉的情调,雅致清新的语言,尤其是宋词传递出来的那种含蓄的,意犹未尽的意味。然而前几天听了一个香港作家的演讲,突然有了些感触。香港作家的普通话特别差劲,我基本就觉得她废话连篇,虽然她没有讲些什么,而且还惹得我的心特别烦。当我再一次读毛泽东的词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些思考和想法。首先是人的沟通问题。我发现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达到真正的沟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特别是我们生活在这个资讯发达的媒体时代,每天都有各种言论出现,甚至都分不清真真假假了。可是这些话我们真的能够消化得了吗?完全没有一点分辨能力。整天每个人都在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每个人都长篇大论的,大声的宣告和独白,根本没有时间去倾听。所以说很多人不懂得真正的沟通,当然心灵也是孤独的。更不用说,伟大的思想更是不能被人理解的了,伟大的灵魂也是孤独的。既然没人理解自己的言行,那么著书立传吧,总归是有人理解自己的。可是如今的各种图书铺天盖地而来,良莠不齐,各种炒作层出不穷,无从分辨。这个世界是喧嚣的,我们的心也是喧嚣的,午夜梦回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最为孤独的。可是如何发泄呢,如何排遣呢?似乎只能回归本初了,例如读一些历史读物,回归大自然。似乎只能在历史中,在自然中,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呼应,人才能没有负担的产生灵魂依靠。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的确是这样的,只有细数那些历史的陈迹才能发现人类的伟大。人类在历史的道路上走的每一步路,经历的每一次磨难,完成的每一次超越,都给人鼓舞与力量。历史不止像

《贺新郎 读史》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