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试行版)江苏省建设厅2006年6月目 录 第一章总则...PAGEREF_Toc138092319\h1第二章村庄布局...PAGEREF_Toc138092320\h4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PAGEREF_Toc138092321\h7第四章住宅...PAGEREF_Toc138092322\h9第五章基础设施...PAGEREF_Toc138092323\h11第六章绿化景观...PAGEREF_Toc138092324\h15第七章投资估算及主要技术指标...PAGEREF_Toc138092325\h18第八章附则...PAGEREF_Toc138092326\h19附件: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基础资料收集及规划成果要求... ,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特制定《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镇村布局规划定点的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管理;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建设规划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的有关要求进行。,由县级村镇规划管理部门与规划编制单位商定规划编制深度。、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下,具体确定村庄规模、范围和界限,综合部署村庄各项建设,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镇村布局规划;;;、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村庄建设与城镇发展相协调,优先促进长期稳定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合理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形成特色分明的城镇与乡村的空间格局,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等,切合实际地部署村庄各项建设。、节约用地的原则。村庄应充分利用丘陵、缓坡和其它非耕地进行建设;应紧凑布局村庄各项建设用地,集约建设。、注重特色的原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尊重健康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出地方特色。。保护村庄自然肌理,突出乡村风情,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意愿,积极引导村民健康生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庄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建房需求等多种因素,可将村庄建设划分为整治型(含保护古村)、整治扩建型和新建型。:不集聚或基本不集聚周边其它地区村民的村庄。:在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下,以现状村庄为基础,适度集聚周边地区村民的村庄。: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如因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安全隐患等因素而整体迁址新建的村庄。:在调查建筑质量和村民建房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保留、整治、拆除的建筑,注意保护原有村庄的社会网络和空间格局;合理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加强村庄绿化和环境建设,提高村庄居住环境质量。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村庄,应按照有关文物和历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专项保护规划。现存比较完好的传统和特色村落,要严格保护,并整治影响和破坏传统特色风貌的建、构筑物,妥善处理好新建住宅与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在整治现有旧村的同时,扩建部分应与现有村庄在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社会关系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在现有村庄基础上沿1~2个方向集中建设(选择发展方向应考虑交通条件、土地供给、农业生产等因素),避免无序蔓延,形成紧凑布局形态;统筹安排新旧村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应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用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充分体现浓郁乡风民俗和时代特征。。整治和整治扩建村庄应努力合理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水平。 。,避免无序扩张。,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有利农业生产,
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