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方言的声调分析一、宝鸡方言概述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临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市则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北边的黄土高原和南边的秦岭山脉使这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小盆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民风淳朴,从远古时期这里就是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1]。而其语言系统也极为复杂,就大的方面来说,陕西省的汉语方言主要包括:晋语、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以及少量赣语等。而陕西境内的中原官话又分别属于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和南鲁片。宝鸡方言作为陕西方言的一部分,既具有官话方言的共性,也有其独立的个性,它有独立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单就其语音方面来说,它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存在于调值方面,因此,采用声学实验和音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宝鸡方言的声调进行分析是十分有价值的。二、语音现象研究宝鸡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调方面,具体来说,宝鸡方言中的阴平调多读做21调,如:天、衣、书、英;阳平调与汉语普通话声调相近,多读做24调,如:陈、白、红、雄;上声调多读作53调,如:景、手、走、好;去声调联盟多读做44调,如:问、在、去、汉。由此可见,宝鸡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对宝鸡方言声调的声学特征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三、实验设计 1、发音合作人为了更好地研究宝鸡方言的声调特征,笔者选择了两名发音合作人,对发音合作人的情况介绍如下: 刘雅丽,女,24岁,汉族,陕西宝鸡人,家住宝鸡市陈仓区,大学本科毕业,日常交际用语均为宝鸡方言,并能熟练掌握宝鸡方言。吴海涛,男,45岁,汉族,陕西宝鸡人。现居陕西省宝鸡市,大学专科毕业,日常交际用语为汉语普通话和宝鸡方言,能熟练掌握宝鸡方言。 2、语料采集和分析本实验的语料均选择颇具代表性的单音字,且字表设计中没有选择声母是鼻音、边音和零声母的字。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praat语音软件进行录音和调值分析。发音样本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每个声调各10组字的录音。每个发音人4个声调各有10组发音,即每个声调为580个取样,所以共得到80个有效样品。结合声学实验和音系分析来处理语音样本,利用对每位发音人的语音样本进行声学分析并提取声学数据。对声调的分析则采用相对归一的T值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对发音合作人单音字的录音情况,所提取的声学数据如下: 根据所得到的统计数据,绘制宝鸡方言单字音的声调分布图: 由此可见,宝鸡方言中,有很多字的调值与普通话的差异较大。如图所示:宝鸡方言的阴平调多读作降升调,与普通话的
宝鸡方言的声调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