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与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中文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英文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定义: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GIS的功能框图:
近些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与我们所学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国内外港航信息管理现状
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航运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航运设施及运输信息化管理。
。2国内港航信息管理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将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新建泊位一级与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港口的吞吐能力持续增长。然而目前我国的航运局势相对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已有的硬件设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成因复杂,蛋信息建设只有是主要原因。
计算机,网络通讯设施等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缺少软件的支持,尤其是自助开发的适合本港,本地区,本国的航运调度,物流管理的隔层的软件,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电子物流调度机制详单薄弱
行业内信息渠道不通畅,导致相邻港口,本地区港口之间资源不能共享,不利于行业协作机制的形成。
港口管理部门重硬件资源建设、轻软件信息建设,重港口形象的宣传演示及时效果、轻实用信息建设长远地不断积累的巨大利益。长此将严重的影响我国航运体系同际市场接轨。国际和,提高对全国航运物流的调度能力。
以上是对我国港航系统GIS的评估,要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一下提出四点的建议:
(1)以港口、航道为主要对象, 建立国内主要航运设施电子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国内各主要港口分布位置、主要航运路线分布。
(2) 储存航道的现状、各种助航设施、水文地貌要素等。
(3) 储存航线上各港口现状, 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的属性要素,主要疏港通道等。
(4) 系统应从物流宏观信息入手, 针对单种货物在各运输环节中的流动机制进行研究, 保证货物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流转过程的成本投入最经济、耗时最短、安全性最好,并能分析物流过程制约货物流动的瓶径和影响因素。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1)建立图形库储存所有地形图、航道水深图、海图,将地形图数字化并输入系统图形数据库。
( 2)建立属性库, 将所有与港航设施、设备相关的信息、物流信息整理输入属性库储存。
( 3)建立符号图例库在地图上表达相关信息。
空间数据处理
( 1)图形编辑: 利用 GIS的图形编辑器进行图形节点吻合、线条连接,图形的裁剪与合并、不同图幅的接边处理。
( 2)本信息系统覆盖范围遍及全国, 图形比例尺条件多种多样, 为了减少不同的投影方式所带来的变形差异影响, 宜采用统一投影方式: 1B100 万以下比例尺地图采有Lamber t投影, 1B100 万以下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
( 3)拓扑关系的建立: 主要是对运输网络的拓扑关系, 节点表示每1个港口,弧段表示每1条航线。
系统目标的数学建模
( 1)港口查询模块系统设置按港口吞吐量分级管理查询; 按港口名称查询; 地图上直接点击图上港口节点查询各港口设施信息:助航信息查询,包括港内泊位分布图、码头前沿水深、港池及调头区水深图进港航道海图、导航设施及位置等。( 基础图为 1/ 2 000水深图或 1/ 5 000 水深图)。物流设施查询,货物堆场、物流库、皮带机廊道、输油管线、门吊及集装箱桥等主要装卸设备的位置区域、
型号等( 包括设备照片,工作录像等)。物流信息查询),分类货物的吞吐量、货物的运转航线、货物流转时间、停靠站、停靠时间及货物运量等。
( 2) 综合查询演示
全国铁路运输线、公路运输线与航运线的主要交汇点及运量转接;对给定货物( 包括发货地点、货量和种类
)在屏幕上演示其运输流程,并自动显示沿线始发港、中转港、终到港和目的地各点的滞留时段、运载航班信息、到达目的地时间等。
( 3) 物流分析
利用 GIS 的空间网络分析技术对运输网络解剖,分析运输网内制约货物流动的各个环节和各影响因素, 提出诸如港口物流场地、泊位、港池、航道的改造方案, 以便科学、经济、合理地发挥港内设施的潜力, 将货物以最经济、耗时最短、安全性最好的方式运抵目的地。
( 4) 信息输出
屏幕输出:在信息查询过程中可显示所需的图形信息(如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海图等) 和属性信息; 可在图上显示任意点的坐标位置和相关属性; 可自动演示货物运输过程并同步输出物流信息。打印输出:可显示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物流信息等。
小结: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辅助性质
03j502-2__内装修-室内吊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