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措施.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措施一、生猪养殖的主要环境污染途径 1、废水污染。生猪的尿液、清洗养殖场地的污水以及养殖人员的生活废水都是严重的污染源。猪场将污水排入农田、河流或鱼塘里,会污染土壤及水源。一是会使土壤农田、植物农作物遭受污染,导致减产或死亡;二是会使水中对有机物较为敏感的水生生物慢慢中毒、逐渐死亡,最终影响水产养殖业。三是猪场污水排入池塘、河流,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产生的多种毒素严重污染水体。更为严重的是猪场排出的污物不仅会污染地表水,还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有毒有害物质减少了地下水的溶解氧含量,使联盟水体变质发黑、产生异味,并且含有大量微生物,无法使用。 2、生猪的粪便污染。日常排泄的粪便是造成生猪养殖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据测算,生猪粪便排出量很大,一头生猪日产粪便可达32kg。如没有达到一定养殖规模或散养时,即可通过自家农田进行施用处理;相反当养殖形成一定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后,不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随意堆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空气、水源、土壤及植物,成为寄生虫病、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染源。而且,生猪粪便若使用不当或过量施用,会出现磷及重金属、硝酸盐的大量沉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质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如若污染了地下水,便无法治理、无法逆转。 3、残留药物污染。残留药物对环境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对猪肉的潜在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猪肉中残留的各种药物,如农药、人药、兽药及其他一些化学成份,尤其是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抗生素的超标残留,严重影响猪肉品质,进而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4、空气污浊污染。猪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如若不进行及时合理处理,就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甲烷、硫化物、酚类、臭粪素等有毒有害成分,而且被污水、粪便污染的水体也会释放出难闻的有害气味,严重污染养殖场附近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二、养殖场环境污染的原因 1、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作物种植的减少。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增收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使广大农村传统的二元结构经济模式发生改变。城乡快速发展,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对禽畜粪便使用量减少,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造成农牧出现脱节现象,形成污染。 2、养殖方式由分散转为规模养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业从以往的分散养殖逐步转变为规模养殖,导致规模养殖户的逐渐增多,致使猪场废粪便废弃物也迅速增加,造成污染。 3、在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为生猪防病治病、促其生长而使用的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激素等,缺乏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导致滥用药物的存在,致使造成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 4、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农业的快速发展使耕种不再精细,而且使用有机肥的农户越来越少,造成禽畜有机肥的大量堆积,形成公害、造成污染。二、如何有效防止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1、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选择生猪养殖场地时,在相应考虑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同时,要将猪场建立在远离城市、人口密集地和工业园区;远离生活水源、远离江、湖、河流。同时养殖场内要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具有适度的坡度、便于污水及时排除;养殖场地尽量选在距离果园、农田、鱼池和林地较近的区域、便于粪便及时排出有效利用。 2、科学合理地控制发展规模。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照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3-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