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ITU-R第7/8号课题)(2007年)范围 本建议书为如何开展与陆地移动业务系统相关的共用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南。建议书中所列的一系列参数,描述了共用研究辅助系统,此外,书中还提供了有关陆地移动业务共用分析方法的信息,并阐述了能够提高频谱共用水平的干扰减轻技术。此外,本建议书还包括一系列相关的ITU-R建议书、报告和手册。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a) 陆地移动业务系统的技术特性可能不尽相同;b) 在陆地移动业务使用的频段内可能会引入新系统或新业务;c) 在陆地移动业务频段内工作的系统的典型技术和操作特性,应能判定引入新型系统的可行性;d) 分析陆地移动业务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兼容性所需的程序和方法,注意到a) 附件3所列的相关建议书、报告和手册的清单,建议1 应将附件1所列参数用作适用于共用研究的陆地移动业务系统特性的指导;2 附件2中的方法应用于陆地移动业务(业务内共用)系统间,以及陆地移动业务系统与其它业务系统(业务间共用)之间的共用研究。附件1共用研究使用的陆地移动系统技术参数1 引言 对任何共用研究而言,都有必要了解需共用频谱系统的特性。第2节列出了一系列参数,这些参数值应能确定共用研究系统的特征。2 参数汇总清单 共用研究中宜使用下表所列陆地移动业务特性。但是,应当注意到并非下列所有参数均与陆地移动系统相关,因此可能不会出现在相关标准中。所以,在进行两个特定系统的共用研究时,应慎重选择相关参数及其参数值。一般性参数频段(MHz)发射类型部署类型(例如,蜂窝…)接入技术扇区的数量频率利用因子每扇区天线的数量天线系统的类型并置天线的最小耦合损耗(dB)系统信道带宽(kHz)调制类型双工方法典型比特差错率(BER)或包括噪声和失真在内的信干比(SINAD)或误帧率(FER)发射机输出功率(W)有效辐射功率(ERP)或有效全向辐射(EIRP)(dBW或dBm)必要的信道带宽(kHz)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或带外发射保护值天线增益(dBd或dBi)天线高度(m)辐射方向图天线极化接收机噪声值(dB)中频(IF)滤波器带宽(kHz)灵敏度(dBm)信道外灵敏度:– 相邻信道选择性(ACS)– 阻塞特性(带内和带外)保护标准互调杂散响应衰减(dB)天线增益(dBd或dBi)天线高度(m)辐射天线图天线极化根据系统类型,共用研究的补充特性可能包括:– 小区面积或覆盖区;– 下倾角;– 馈线损耗(如果未包括在天线增益内);– 需要的数据速率;– 功率控制造成的发射功率变化范围;– 上下行链路的信噪比(SNR)目标;– 传播模式(注意附件3中所列相关P系列建议书)。附件2与陆地移动业务系统相关的共用方法1 引言 共用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环境特征,配置以及被分析系统的各项条件。 需要考虑两类条件:即系统共用相同频段的带内分析和系统无用发射会影响相邻频段无线电接收机的相邻频段分析。 第2节阐述了可用于涉及陆地移动业务共用分析的方法,并且第3节描述了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提高系统频谱共用能力的干扰减轻技术。2 共用研究的方法 陆地移动业务有两种基本共用研究方法:链路预算法和蒙特卡洛法。 链路预算法 可使用下述简单公式确定(允许的)干扰信号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电
包含移动业务系统特性及保护标准的ITU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